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

2018年7月4日13:04:05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已关闭评论2,611 views 1092字阅读3分38秒
  • 文 / 汪斌

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研究员

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从0到1》,笔者结合20余年的科技工作实践经历,将“从0到 1”做一个延伸,即“1到10”、“10到100”,并将此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定义为“ 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

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要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那么,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尽快抢占全球竞争先机?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从0到1》,笔者结合20余年的科技工作实践经历,将“从0到 1”做一个延伸,即“1到10”、“10到100”,并将此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定义为“ 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

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

第一阶段:

从0到1,即从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试制出样品,进孵化器成立公司孵化,然后创业者筹资或吸引天使投资,进行小批量生产后开始走向市场。

经过几年摸爬滚打,若能拿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三家联合认可),并且年利润达到30万~50万元水平,即为达到“1”的标准。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8万余家。近两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蓬勃发展,为“从0到1”这个阶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广大市场。

但是不可否认,这个阶段死亡率仍然是最高的。有小部分创业企业最终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目标已相当不错,能达到30万~50万元利润的可能更少。

第二阶段:

从1到10,即上述部分优质高新技术企业,走进经验丰富、资源广阔和资金雄厚的加速器实现快速发展。

企业在加速器中,可以充分用好用足国家各种扶持政策,提供最有效的金融扶持和各种企业需要的资源,快速复制“1”,争取在三到五年内达到“10”,即达到年利润在1000万~2000万元。笔者认为,这个过程遇到合适的加速器,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0到1”的阶段。

第三阶段:

从10到100,即被上市公司并购,或新三板上市,或在资本(PE)的推动下做大做强业绩上市。

公司年利润达2000万元左右时,被上市公司并购的可能性非常大,融资也相对容易。为维持股价,上市公司也需不断收购同行业中的优质科技企业来构筑护城河,即所谓上市公司不是做大的,而是买大的。

如果一个好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资本市场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转化是非常成功的,就是达到了所谓的“100”。(本文由《中国环境报》2016年9月8日首发,光明网、中国科技网、搜狐等转载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7月4日13:04: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0506.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