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2018年7月24日21:44:11来源:鲸媒体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已关闭评论2,127 views 4908字阅读16分21秒

2018年才刚开始,好未来就已经披露了三个投资案例——海风教育、德拉学院、哒哒英语,足以见其在K12领域的“野心”。不过,新东方在2018年还未有公开披露的案例。根据工商信息等公开渠道,新东方(含新东方在线)在2017年有12起投资案例,近几年的投资案例总数增至48起;而好未来在2017年投资了14家公司,近几年的投资案例总数达到90起(含后来退股的世纪明德)。过去的2017年,好未来的投资步伐相较于2016年明显放缓,差不多只出手了2016年的一半数量;而新东方2017年的投资数量略多于2016年。2017年4月、5月,双巨头在市值上纷纷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而后多次呈现“你追我赶”的战况。双方近几年的投资布局还有哪些精彩之处?

新东方和好未来的两种投资风格

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风格的不一样,根本上因为他们的“创业基因”不一样。

新东方的24年,是默默耕耘、小心翼翼的24年。俞敏洪因为4000美元的学费受挫开始创业,一个人在风雨中摇摆了两三年才找到新东方的另外“两架马车”。创业初期新东方饱受新航道、环球雅思等对手的夹击,好在依靠着风趣幽默授课风格和与众不同的学习技巧出奇制胜,在出国留学培训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由小树苗渐渐变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好不容易新东方成年了,却又面临徐小平、王强以及众多高管出走。

一路见证了互联网教育的徘徊期、在线教育的泡沫和资本寒冬的新东方,虽然自身以规模扩张见长,但投资风格是谨慎的,是稳扎稳打的,奉行的是“看准了再投”。

而好未来的14年,可以说是意气风发的14年。好未来的前身是“学而思”,是以K12理科培训为主打的辅导机构,做的是“掐尖”生意。2003年开始创业的张邦鑫不像俞敏洪一样孤军奋战,他的身边有曹允东和他无缝配合。相比而言,只用了八年时间张邦鑫就摇身一变,成为在纳斯达克敲钟的首位80后富豪,日子可谓顺风顺水。

针对优质学生群体,以奥数和中考课程的课外辅导起家的好未来,从创立初期到现在的巨无霸,成长速度实在令人咂舌。好未来像一只敏捷的猎豹,面对自己的目标专注而敏捷,走的每一步都写着“野心”二字。

不同的创业基因自然造就了不同的投资风格。

特别申明:以下投资事件来源于企名片、工商信息等公开渠道。

1、新东方投资表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2、好未来投资表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3、新东方、好未来投资版图对比

按照惯例,我们依然从投资时间、领域、轮次、币种等多个维度来分析新东方、好未来二者近几年的投资情况(注:由于投资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未公开的未做统计,所以数据、占比等情况仅供参考)。

(1)2017年双巨头投资数量趋同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从双方的投资时间来看,整体上好未来每年的投资数量都多于新东方,2014年~2016年是双方的投资活跃期。尤其是2014年和2016年,好未来的投资数量是新东方的3倍之多。

刚刚过去的2017年,好未来投资步伐明显放缓,2017年只投资了14家企业,差不多只是2016年数量的一半。不过新东方在2017年的投资数量超过了2016年的数量,12家企业中有3家都是二次投资,包括清睿教育、掌通家园和异乡好居。因此,总体来看,新东方和好未来在2017年的数量差距不大,分别是14家、12家。

(2)教育企业投资占比超80%,早期轮次为主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由上图可见,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案例中,均有超过80%的案例是在教育领域。具体而言,新东方48起案例中有40起是教育公司,而好未来90起案例中有78起是教育企业。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从投资轮次来看,新东方和好未来都侧重Pre-A轮、A轮及A+轮的投资,好未来90起投资案例中有40起是这一轮次,加上种子轮和天使轮的数量,B轮投资之前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总数的60%。

值得注意的是,在B轮及B+轮方面,新东方的投资数量超过了好未来。2015年和2016年,新东方投资B轮和B+轮企业的事件数分别为5起和3起。2017年,新东方投资的B轮企业包括凯叔讲故事、UniCareer(职优你)、异乡好居、小小包麻麻这四家。

在并购及控股方面,好未来的投资的数量是新东方的2倍,不过这些并购事件均发生在2017年之前。具体而言,新东方并购的企业包括2014年并购的时差网、湖南万婴连锁幼儿园和2016年底并购的斯芬克艺术留学机构。好未来2013~2014年并购了考研网和小木虫、2015年并购了高考派和励步英语、2016年控股及并购了顺顺留学和唯佳教育。

(3)人民币投资为主,新东方更偏好参投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除了未披露金额的投资事件外,人民币投资依然是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偏好。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从我们统计的投资信息中可看出,新东方更偏好和其他基金一起投资,48起投资中有34起是领投或者参投,占比70%;单独投资的约占30%。而好未来似乎单独投资的企业更多一些,占比过半。

(4)投资、合作、自建,发力AI不遗余力

在2017年颇受投资人追捧的AI领域,双巨头的动作似乎也不太一样。

2017年5月,做情绪识别引擎的FaceThink宣布获得好未来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而后好未来将情绪识别技术用在孩子的课堂上,取名为“魔镜系统”,即借助摄像头捕捉学生上课时的举手、练习、听课、喜怒哀乐等课堂状态和情绪数据,生成学习报告以及辅助教学。魔镜系统也频繁出现在各大展会和新闻报道之中。好未来投资的其他AI+教育公司包括朗播网、作业盒子、Knewton等。

新东方的AI产品亮相是在2017年11月,由新东方和科大讯飞成立的合资公司“东方讯飞”发布了第一款基于AI的学习产品——RealSkill,针对托福、雅思考试的口语和写作进行智能识别和批改。

新东方此前投资的清睿教育、爱乐奇等企业也都在AI+教育方面发力。

此外,新东方和好未来共同投资的乂学教育也属于AI+教育范畴。双巨头曾在2015年4月共同投资了做幼教+体感技术的企业“嘿哈科技”。而在2017年3月,新东方在线还和好未来共同投资了做在线教室的翼鸥教育A+轮融资。

(5)素质教育领域开始升温?

2017年,涵盖创客教育/STEAM教育、音乐培训、美术培训、体育培训、游学等领域的素质教育赛道急剧升温。根据鲸媒体的统计,在2017年一级市场的412起教育项目融资中,有74起是素质教育领域的投资,占比达到18%。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素质教育赛道的火热其实是新东方和好未来带火的。我们梳理发现,新东方系基金在2017年投资的素质教育机构包括小马学院、莱特兄弟、婷婷姐姐、石头村等;而好未来也在去年投资了3个素质教育公司:爱棋道、画啦啦、奇幻工房。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6)新东方、好未来分别重复投资8家、12家

有意思的是,此次我们还发现了双巨头都对一些“明星企业”进行了重复投资。新东方投资了两次的企业有8家,分别是:异乡好居、掌通家园(神州鹰)、清睿教育、乂学教育、斯芬克、童伴教育、大街网、决胜网。

而好未来投资了两次的企业达11家,包括:作业盒子、妈妈帮、校宝在线、翼鸥教育、宝宝树、朗播网、顺顺留学、申请方、慧沃网、鲨鱼公园、飞博教育。值得关注的是,好未来对轻轻家教目前共投资了四次,从B+轮、C轮、C+轮一直到D轮,轻轻家教的核心业务也从上门1对1辅导扩展至上门、在线个性化辅导。

4、组织架构图对比

2017年1月22日,新东方再次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基于上次框架成立了各分部事业群,如成立幼/少儿事业群和优能事业群、国内事业群和国外事业群。同时,留学业务由集团CEO周成刚负责管理调整为集团副总裁吴强负责管理。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2017年8月底,好未来下发了《关于集团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再次对集团业务体系和中台体系进行调整。好未来本次架构调整内容包括:增设幼小事业群;成立K12事业群、国际及高校事业群、互联网事业群、教育云事业群、集团总部中台下成立媒体公关部等。其中,国际及高校事业群下设顺顺留学事业部、考满分事业部、乐未来项目部、国内大学项目部。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再来看看双方的业绩情况。根据双方2017财年的数据显示,新东方2017财年的总营收比好未来高7亿多美元,而好未来的营收变化更为明显,同比增长超68%。不过好未来的净利润接近新东方的一半,增长幅度差不多也是新东方的一半。对比如下图: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在最新季度的业绩方面,双方的对比情况如下图,好未来营收约是新东方的七成,但前者的增幅依然高达68%。而新东方的季度净利润是好未来的2.5倍之多,好未来2017年暑假的净利润涨幅只有6.7%,似乎更多的钱用在了投资等方面。

解读新东方、好未来的投资逻辑,到2018年都投资了哪些企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从2017年开始到目前,双巨头纷纷经历了股价破百、市值破百亿美元的“里程碑”时刻——

  • 2017年3月21日,好未来股价突破100美元(从2017年8月16日开始,好未来将美国存托股“1拆6”)。
  • 2017年4月25日,新东方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亿美元,成为首支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教育股。
  • 美东时间2017年5月8日收盘,好未来总市值达100亿美元。
  • 美东时间2018年1月3日收盘,新东方股价为101.57美元/股,首次突破一百美元。

在好未来市值破百亿美元后,新东方便与好未来开始了市值“你追我赶”的竞赛,双方多次互超。根据雪球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2018年1月16日收盘,新东方股价为100.47美元/股,总市值158.82亿美元;而好未来股价为28.36美元/股,总市值142.04亿美元。

新东方和好未来投资的逻辑共性

最好的对手往往都互为彼此的影子,俞敏洪和张邦鑫,新东方和好未来,很多时候是相似的。

同为教育行业的俞敏洪和张邦鑫有很多共同点。

他们俩是老乡,都是江苏人,而且家乡距离不超过150公里;

他们还是同门师兄弟,都承受过江浙可怕的高考压力,都在北大上过学;

二人都被生活所逼开始创业,俞敏洪用一间破屋、一张坏桌和一条矮凳在中关村起家,而张邦鑫曾经一个学期做七份兼职打工挣钱。

新东方和好未来在投资布局上也有共性。

一方面,新东方和好未来都想把握住k12领域。二胎政策以及人口红利下,K12领域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投资手笔上看,两巨头可谓是毫不懈怠。2016年开始,新东方集团和新东方在线合资成立“东方优播”,以虚拟课堂的形式扩展在三四线城市的K12业务。至此K12的战争已经到白热化阶段,从线上打到线下,从一二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城市全面铺展开来。

另一方面,两巨头重视教育科技,青睐在垂直领域领先的教育公司。

这些行为指明了一个方向——两巨头在重点布局和考量垂直细分领域,寻找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新机会。毕竟在腾讯和阿里的扶植下,诞生了滴滴、美团、摩拜这些估值千亿百亿的小巨头。谁知道新东方和好未来现在的某笔投资,会不会造就出未来新的独角兽?

张邦鑫也曾用经济学上两个名词来解释过只卖书当当为什么被什么都经营的京东打得那么惨。一个是“规模经济”,量越大越便宜;另一个则是“范围经济”,多种产品联同起来能形成经济效应。应用在教育行业上就是说,要把握好垂直和细分领域,企业要找准自身在产业链之中的定位。

总结而言,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探索一种健全的多元化链式格局,意欲打造封闭的教育生态圈。两巨头都在力求打破和对方的边界,都有同时布局线上、线下、O2O的野心。

事实上,新东方和好未来,都不断学习对方,构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新东方总裁周成刚曾在一次业内交流中毫不回避地说,好未来的一举一动,包括一些发展思路,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新东方自身的改变和进步。

商场上也不会有永远的对手,所以当我们把俞敏洪和张邦鑫放在对立面讨论的时候,这两位行业翘楚已经在一张桌上谈笑风生、携手合作了。

如果我们回顾教育行业的这几年,会发现这个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进化与颠覆:2012年的蛰伏期、2013年的爆发期、2014年的发酵期、2015年的平稳发展期,2016年的理性成长期,2017年的冷静思考期。

教育是不变的,自古以来教育都是立国之本,教育产业是永远的刚需,一直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想象空间;教育又是变化的,科技的进步、第三次消费升级将教育这个行业推到了大变革大升级的节点,已经初具雏形的互联网教育产业正在进一步的解构和重建。

资本的大量涌入和洗牌,是一场新的追逐和突破。下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正加速到来。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鲸媒体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7月24日21:44: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3428.html
“保守”的新东方与“飞在天上”的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 杂谈天下

“保守”的新东方与“飞在天上”的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

在探讨战略投资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看教育行业的投资特性。想象一下,2011年初,有一家接近1万员工的英语培训公司,它的营收在27.6亿人民币(同比增速40%),净利润5.7亿,销售毛利率60%,PE是...
北京市数据中心统筹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 年) 杂谈天下

北京市数据中心统筹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 年)

数据中心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算力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构建智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为落实《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和《北京...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2021年) 杂谈天下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2021年)

粤府〔2021〕3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数字广...
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杂谈天下

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既是应对新冠疫情不利影响、推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