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引领 贵州构建天文科研矩阵

2018年7月26日05:47:49来源:科技日报FAST引领 贵州构建天文科研矩阵已关闭评论1,628 views 1241字阅读4分8秒

科技日报贵阳7月24日电 (记者何星辉)24日,来自贵州省科技厅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44颗脉冲星,其中18颗获得国际认证。随着19波束L波段馈源接收机的投入使用,以FAST为引领,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有机融合,构建起了贵州天文科研矩阵,进一步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射电天文领域产生新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助推中国射电天文研究跨越式发展。

FAST引领 贵州构建天文科研矩阵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调试,FAST已实现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调试进展超过国际同类大型望远镜,成为世界级的“观天利器”。目前,FAST已完成升级,用上了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19波束L波段馈源接收机,由于巡天速度提高了五至六倍,预计将收获更多的科学观测数据。今后,19波束接收机每年将产生约20个PB的超级数据,未来十年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200PB。为满足其存储和超算能力,贵州正在对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进行扩容,并将启动建设贵安新区科学数据中心。

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了44颗脉冲星和54颗侯选体。特别是通过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卫星合作,FAST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周期5.19毫秒)并获得国际认证,这是中美科学装置首次在地面和太空、射电与高能波段合作完成的天文学发现,也是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19波束L波段接收机投用后,FAST将会获得射电源更精确的定位图像,发现更多的脉冲星,并能观测宇宙中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中性氢1.4GHz谱线,以更好地探索宇宙历史,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对于FAST的卓越表现,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功不可没。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主要开展天文数据存储、共享,并行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科研工作,对实时传送的FAST海量数据进行存贮、计算和筛查,为FAST数据管理、数据综合分析与应用提供重要保障。在脉冲星搜索计算和人工智能识别等方面,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准。其中,针对单台服务器单个文件,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在计算能力上提速近百倍。面对海量的图片和数据,FAST早期数据中心还创新性地开发了智能数据库,可以通过条件检索出天文学家想查找的脉冲星计算结果图型,此项技术为国际首创。FAST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就是由该系统计算协助发现,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在相同位置三次观测均未成功。

依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面向国际天文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低频射电天文研究与技术方法发展,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探索科研与技术有机结合新模式的同时,与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等构成了贵州天文科研矩阵,使得贵州省初步形成了以FAST为引领的天文科研体系。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科技日报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7月26日05:47: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3498.html
当天文学遇到大数据 科研资讯

当天文学遇到大数据

浩瀚的宇宙自古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人类进行不懈探索。天文学这门基于观测的最古老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也迈进了大数据时代。 天文学是最早的数据驱动学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是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