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方案
为更好地实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发挥不同类型科普场馆的教育服务功能,提高科普场馆开发并组织实施优质青少年科学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批有创新、有质量、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精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科学教育项目的实施。2018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将共同举办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十三五”工作,通过开展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提高科普场馆业务人员开发并组织实施青少年科学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和服务水平,搭建各类科普场馆间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和鼓励科普场馆进入中小学科学课堂开展常态化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二)承办单位:苏州青少年科技馆
三、参评项目类型和要求
(一)参评项目类型
参加展评的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主要分为两类:
(1)展览教育类活动项目——在场馆的展览/展厅现场实施、为帮助观众理解展览或展品科学内涵而实施展览讲解、展品辅导、展览/展品学习单、科学实验演示、游戏等教育活动。
(2)拓展教育类活动项目——在馆/校内的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工作坊、小车间、报告厅、多功能厅及户外自然环境、乡村、厂矿、科研机构等场所开展的小实验、小制作、科学考察、标本采集和科普报告、科普讲座、科学沙龙、青少年与科学家对话等教育活动。
(二)项目来源
本届参评项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科技馆活动进校园”2017年培育资助的48个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科协青发〔2017〕45号)直接进入终评环节;
2.发动各类科普场馆申报新的科学教育项目,本年度预计通过初评再吸纳25-30个项目进入终评。
(三)参评要求
1.申报的科学教育项目应具备鲜明的科普场馆教育特色,注重与学校科学课程的互补衔接,能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
2.体现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综合实践能力;
3.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发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性于一体的活动形式,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
4.每家参评单位可提交不超过2份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方案(包括获得培育资助的项目和新申报的项目),方案中的科学教育项目必须是各单位已经实施开展的项目;
5.鼓励科普场馆人员与科技界或教育界人员合作设计开发方案。方案的核心策划设计和实施团队可由3—5人组成,其中科普场馆人员比例应超过60%;
6.在以往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中已获奖的项目不能再申报本届活动。
四、展评形式
本届展评活动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分别在线上和线下完成。终评阶段将组成评审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一名,评审委员若干名,根据评审标准,对项目进行评审。
(一)初评阶段
主办单位将组建由科普场馆、教育和社会科普公益组织方面的专家通过线上审阅教育活动方案及其相关材料,评选出进入终评阶段的项目方案。
(二)终评阶段
入围终评的所有团队在完善原有项目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项目问辩的方式介绍项目目标、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过程、项目后续评估工作等。评委对项目进行问辩,评出相应的奖次。终评期间,所有项目将根据各自特点为承办地的中小学生进行活动展演。
五、评审标准和奖项设置
(一)评审标准
1.科学性。科学概念明确,科学知识准确无误,诠释通俗易懂,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流程等无科学性错误。
2.教学性。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避免“固定套路”或“规定动作”的教学,自主体验、探究、取证、分析程度高,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等实践获得认知。
3.衔接性。充分发挥场馆特点,注重与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互补衔接,中小学科学教师能够参与科学教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4.示范性。内容选题、教学方法、活动形式等方面有创新,能有效调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具有引领和启发意义。
5.实践性。强调基于实践的体验和探究,引导青少年在实践的情境中认知科学。强调与日常生活实践相关联,能启发青少年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6.经济性。提倡设计环境和社会节约型、友好型活动,鼓励项目材料的可重复利用,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二)奖项设置
本届展评活动奖项将按照项目数量比例进行设置。一等奖15%、二等奖25%、三等奖30%、优秀奖30%,并设立特别奖1名(在一等奖的项目中产生)。
六、参与方式
有意向参加展评活动的科普场馆登陆“校外科技场所在线管理服务平台”(http://xwcs.xiaoxiaotong.org/)填写《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活动项目方案登记表》。
七、时间进度
7月-8月20日:下发通知,项目方案申报提交;
8月21日-31日:项目初评,确定终评入围项目名单,发布终评通知;
9月25日-29日:终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