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18年8月4日08:00:52来源:中科大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已关闭评论1,576 views 1583字阅读5分16秒

2018年合肥光源用户学术年会于7月29至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办、福州大学协办。

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计66家单位的412名代表参会。近年来,参会人数持续提升,本次会议创造了合肥光源历史参会人数之最。会议通过大会特邀报告、用户报告、专题研讨会、会议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了合肥光源在过去一年多取得的成绩,对未来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并与用户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上,实验室主任陆亚林首先对各位专家和用户的光临表示了欢迎。他说,用户年会的作用一是向各位用户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二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但最重要的第三点,是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思考,促进光源的进步,以便更好的发挥前沿科学支撑作用。

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刚教授代表会议协办单位福州大学致辞,他表示,福州大学在材料科学的与工程领域有着独特优势,从科研到应用都有不错的成果,从学科领域上看,与合肥光源有着深度合作的潜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交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朱长飞教授发言。他说,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大颇有缘分,都是1958年建校,今年正值60周年校庆。而合肥光源从始建距今也已35周年,希望广大用户能够继续大力支持,共同期待和创造未来。

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张国斌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胡天斗研究员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肖体乔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我国大陆三大光源(合肥光源、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2017-2018年度运行开放、用户成果及发展、技术升级情况。

目前,合肥光源刚刚完成HLS-II的建设,实现了三代光源运行水平。在优秀的运行水平基础上,合肥光源在开放共享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有效扩大用户覆盖,并实现了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双高。2018年上半年,不完全统计已发表一区论文95篇,已超过2017年度全年用户一区论文总数的80%以上,高端论文首次超过总论文(176篇)的半数。

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会上,国内同步辐射领域顶尖专家对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对未来可能应用的思考做了精彩绝伦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丁洪研究员、苏州大学迟力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傅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伟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吴爱国研究员等奉献了精彩的报告,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展示了同步辐射在诸多学科领域的应用以及新装置和新实验技术的发展,并对与合肥光源的合作表示肯定和期待。

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会议还设置了4个分会场,46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所的杰出用户代表向参会人员展现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三个分会分别从量子功能材料、能源材料、物质与生命交叉等三个合肥光源重点面向领域进行了探讨;第四分会场为“同步辐射青年学术论坛”,为此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首次在用户会上设立,集聚了众多科技新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广大新老用户对合肥光源近期取得的运行开放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对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光源更深入的合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会议期间,共计22个海报进行了展示。经过专家评选,来自同济大学、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3

用户代表荣获优秀海报奖。

闭幕式上,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陆亚林教授作会议总结。他全面总结了会议情况,并特别指出,此次全新设立的“同步辐射青年学术论坛”,收获热烈反响,非常令人鼓舞。受此感染,他殷切寄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只争朝夕,努力奋斗。未来的路很长,也必将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坚信,事在人为,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本届用户年会的任务,对合肥光源今后的运行开放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合肥光源2018年用户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中科大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8月4日08:00: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4010.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