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2018年8月7日11:02:15来源: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已关闭评论2,104 views 3203字阅读10分40秒

7月5日下午,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组织召开的国际海洋科普工作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全球9个国家,27个海洋院所的33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围绕全球海洋科普工作进行研讨,参会人员分享了各自在海洋科普工作的经验以及成果,共享世界海洋科普资源,共同探讨未来国际海洋科普工作的合作意向。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随着全球海洋科技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逐渐意识到“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性,纷纷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海洋科学普及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我国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成以来,在引领我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的同时,也在不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海洋科普活动,通过开展公众海洋科普教育,让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和最新动态,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弘扬海洋科学精神,激发公众对祖国海洋科技事业的由衷热爱和自豪感,熏陶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把海洋宣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面向世界各国青少年开展海洋科普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汇聚世界各地海洋研究机构、涉海高等院校和涉海组织等现有的海洋科普资源,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全球海洋科普网络,推动公众学习了解海洋科学知识,激发海洋意识,为海洋科学知识的传播做贡献,让世界人民认识海洋、关心海洋。

今年1月,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式发起“国际海洋科普联盟”(International Marin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ssociation,缩写为IMSPA)计划,以突破空间地域的局限,实现对全球最新海洋科技的交流和共享,加强全球海洋科普资源互惠互享,有效汇聚全球优秀科普资源。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表示,当前海洋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海洋变暖、海洋酸化、海洋缺氧、海洋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日益突出,携起手来共同关心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提高公众海洋科普意识,促进科普资源共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成立国际海洋科普联盟,希望通过整合世界海洋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及涉海组织的现有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全球海洋科普网络,助推海洋科学知识宣传。国际海洋科普联盟成立之后,也将打破空间地域的局限,汇聚全球优秀科普资源,联合开展形式各样的海洋科普活动,实现全球海洋科普资源的互惠互享。吴立新指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知识传播惠及世界人民,掀起“人人关心海洋、人人热爱海洋”的浪潮,助力海洋科普事业的发展,共同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王宁主持会议时指出,海洋科普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海洋科学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并保持源远流长的重要基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在如此大的一个国家里进行海洋科普工作,任重道远,离不开全球范围的合作和共享。中国更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早在明朝时期,中国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创造人类历史上航海的壮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也愿意和世界共享我们的发展成果,分享我们在建设海洋强国方面的经验和想法。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作为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长久以来致力于打造全球性共享的开放网络,促进知识共享和经验共享,大力推进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谐之海建设,携手共谋世界海洋和谐发展之梦,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今天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号召发起国际海洋科普联盟,也是为了这个想法,这个信念。

会上,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大气研究所的科学副主任安德鲁•席勒作了题为CSIRO Oceans and Atmosphere – Strategy, Research and Outreach Activities的报告,他谈到,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是一个政府组织,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运行制度,首要的功能是做科学研究,第二个功能,就是去进行科普工作。包括国际科学联络、培训海洋研究工作人员、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传播科学和技术。安德鲁•席勒反复强调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并表示需要把科学分享给公众,让公众了解,并且学习。他同时指出,科普工作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支持,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科普方面投入很大。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沃尔德马尔• 苏罗斯作了题为Education as a tool in marine investigations, monitoring and conservation - how we do it in Hel Marine Station。他表示,格但斯克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不断开发教育和科普的项目,促进科学知识的公众传播效应。在报告中,沃尔德马尔• 苏罗斯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格但斯克大学的科普工作,列举了格但斯克大学关于海豹保护地、波罗的海生态的科普活动,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科普和实践工作的地方。每年都有50万人来这里学习科普知识。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协调员艾米丽·惠·金作题为COSEE China: Fostering Ocean Literacy and Blue Thinking in China的报告。她谈到,作为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的负责人,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大家普及海洋知识。海洋科学让我们了解地球系统,人们如何去保护海洋,并且鼓励下一代更多的成为海洋科学家。艾米丽·惠·金列举了她丰富的科普工作经历,并表示,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所有人的参与,不仅仅是教育者,不仅仅是科学家,而是每一个人。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报告会后,来自全球海洋院所的参会代表们就成立国际海洋科普联盟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商讨,并讨论通过了《国际海洋科普联盟章程(暂行版)》。

印尼茂物农业大学院长Luky Adrianto表示,海洋科学科普关乎重大,科学知识不仅要教给学生,更要教给普通大众。他同时表示,印尼茂物农业大学是东南亚联盟水产组织成员的成员之一,该联盟由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十个大学组成,长期以来在水产科普教育方面工作突出,拥有丰富的科普设施和手段,他相信,该联盟成员都愿意加入这个科普联盟。

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所长韦亚车斯拉维▪洛巴诺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际海洋联盟将结合国际力量,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获取更多好的经验和方法,使各国共同发展。同时该联盟也能让公众了解到更多海洋科学知识,弘扬海洋科学精神。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领军科学家蔡文炬指出,此次会议很好地响应了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响应了“上海精神”,推进海洋科学领域的合作。通过联盟这个平台,我们交流科普工作经验,共享海洋知识,分享研究成果,让科学更接近大众,更被人所了解,从而积聚海洋开发与保护的智慧,共同为保障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王宁介绍,国际海洋科普联盟旨在汇聚世界各地的海洋研究机构、涉海高等院校和涉海组织等现有海洋科普资源,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建立全球海洋科普网络,助推海洋科学知识宣传,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的热潮。任何致力于海洋科普宣传的研究机构、涉海高等院校、涉海组织、有海洋科普合作意向的企业等,均可申请加入国际海洋科普联盟。所有加入联盟的组织或机构即为联盟成员单位。国际海洋科普联盟无会费,诚邀各单位积极参与,共同致力于国际海洋科普事业发展。联盟成立后,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国际海洋科普活动,组织国际海洋科普论坛,举办世界海洋科普大会,组建海洋科普人才库,发展国际海洋科普志愿者团队,开展国际青少年海洋科学大赛等,真正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的海洋科学能力,培养未来海洋科技人才。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起建设国际海洋科普联盟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8月7日11:02: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4184.html
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 政策制度

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

1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
张江实验室 科研基地

张江实验室

张江实验室定位是主要依托以上海光源为代表的光子科学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面向生命健康科学、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类脑智能等领域,打造成为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实验室。实验室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 科研资讯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

  一、“卓越”的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所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LBNL)坐落在美国加州大学拥有的200英...
国家实验室建设应注意四个问题 机构动态

国家实验室建设应注意四个问题

吴 伟 朱嘉赞 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中美贸易摩擦使这个必要性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