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影响因子”乱了心思科学精神名家谈

2018年8月7日19:54:18来源:科技日报莫让“影响因子”乱了心思科学精神名家谈已关闭评论1,822 views 1218字阅读4分3秒

文双春

一些学者在求职简历中,常别出心裁地标注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或体现影响因子的分区。浏览一些学者的个人网页,也会发现在论文列表中“高亮”了每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他们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因子被公认为或自认为比较亮眼。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马丁·查尔菲,最近在德国举行的林道诺奖得主会议上,对谋取科研职位的年轻学者说,如果他收到的简历中有标注发表论文刊物的影响因子,他会用记号笔把那份材料“拉黑”。查尔菲教授为什么这么狠?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学者看重影响因子,说明这个学者的“心思歪了”。

恐怕查尔菲的观点,要打击一大片人了。在一些学者的求职简历和个人网页中,突显影响因子似乎越来越时尚;在许多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也常见言必提影响因子者。

学术会议上,一些学者不像在作学术报告,讲的全是发表了几篇几分(影响因子在中国也叫“分”)的论文、正在冲击《Science》《Nature》等;聚在一起闲聊,聊的不乏“某某最近又发了篇大于10分的好论文(现在好论文的标准提高了,低于10分的都不算),这是他今年的第5篇了。厉害!”“你们学校大于10分的好论文多少钱一篇?”

关注影响因子最甚的,要数汤森路透一年一度发布最新影响因子的那几天。有人开心:A杂志今年的影响因子升了,从二区跳到了一区——论文按分区奖励,区高就是钱多,当然开心啦!有人郁闷:B杂志的影响因子降了,从二区降到了三区,评职称的代表作又无缘无故少了一篇——某些单位规定二区及以上论文才能作代表作。即使吃瓜群众,那几天转、评、议影响因子的,也比当年转、评、议引力波的多得多。

影响因子为什么引起学者们如此多的关注和重视?

答案其实就在学者们的言谈中。首先,影响因子被认为是论文质量、水平和影响力的标志,所以重视影响因子就是重视研究质量。许多高校从过去按篇数转向今天按影响因子奖励论文,一些政府部门在人才计划申请表格中要求填写论文影响因子,并明确规定影响因子低于某个数的论文不要填,相当程度就是基于这种认识。

其次,也是最根本的,影响因子的高低之于学者,有如房价的涨落之于炒房者或股票的涨落之于炒股者,论文还是那篇论文,房子还是那套房子,股票还是那只股票,但价值几何,能卖多少钱,不是由论文、房子或股票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外在的行情决定的,这种情况下,谁能对影响因子无动于衷?

如果说学者们关注和重视影响因子,说明学者们的心思歪了,那么他们关注和重视什么才表明心思正呢?查尔菲认为,重要的是“你发现了什么”。他忠告年轻学者:那些试图通过在顶级杂志发表论文及与“大牛”拉关系取得职业成功的学者,实际上不太可能赢得大学的终身职位;最终赢得终身职位的人,往往不在乎这些,他们只投身于工作。

这个忠告与诺奖得主理察·罗伯茨在《获诺奖的十条简单规则》一文中说的如出一辙:要想获诺奖,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为得诺奖而工作,而是只专注于做你能做得最好的科学。(作者系湖南大学教授)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科技日报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8月7日19:54: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4225.html
一名七十六岁老院士倔强的科研生涯 “搞科研 就是为了国家强盛” 杂谈天下

一名七十六岁老院士倔强的科研生涯 “搞科研 就是为了国家强盛”

1942年,郭光灿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渔村,从小就天资聪慧。1960年,以数理化三科均为98分的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5年后,郭光灿大学毕业,获无线电电子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从此,除了讲台授课,搞...
刹住诺奖得主“站台”的歪风 杂谈天下

刹住诺奖得主“站台”的歪风

最近来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真不少,刚刚过去的8月,从南到北的数个论坛都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所属的领域亦是多种多样——经济学、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一句话总结就是,诺奖嘉宾很忙! 要说跟诺奖得主...
钟彩虹: 找寻猕猴桃的种子 杂谈天下

钟彩虹: 找寻猕猴桃的种子

人物档案 钟彩虹,1968年2月生于湖南省浏阳市,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学科组组长、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农业部种植业(水果业)指导专家组成员。     科学精神在基层 8月...
科学岛上“种太阳”的人 杂谈天下

科学岛上“种太阳”的人

骄阳下,蝉鸣响彻合肥科学岛,岛西端便是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家大科学工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也即人们常说的“人造太阳”,坐落于此。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