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2015年-2018年)

2018年8月14日09:05:13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2015年-2018年)已关闭评论4,350 views 4267字阅读14分13秒

2014年1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科〔2014〕515号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进行建设与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自2015年认定首批名单,截止到2018年,工业与信息化部4年共认定104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批次
1 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
2 航空器先进设计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
3 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
4 融合医工系统与健康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5年
5 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5年
6 无人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5年
7 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
8 应急空间飞行器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
9 新能源转换与储存关键材料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
10 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5年
11 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5年
12 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5年
13 先进船舶动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年
14 船舶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年
15 中小型无人机先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
16 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
17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
18 先进固体激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5年
19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应急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2015年
20 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2015年
21 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5年
22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测评共性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2015年
23 集成电路测试与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 2015年
24 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质量技术及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2015年
25 基础软件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2015年
26 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27 量子传感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28 高温结构材料与涂层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29 非硅微纳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6年
30 危险化学品事故与边坡灾害预防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6年
31 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6年
32 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年
33 微纳光电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年
34 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年
35 无人水下运载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6年
36 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6年
37 飞行器结构完整性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6年
38 先进船舶材料与力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年
39 先进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年
40 舰船特辅与水下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年
41 先进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42 面向苛刻环境的材料制备与防护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43 高安全系统的软件开发与验证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44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共性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6年
45 电子设备热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6年
46 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6年
47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试验与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6年
48 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2016年
49 工业信息安全感知与评估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16年
50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标准与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016年
51 基础软硬件性能与可靠性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2016年
52 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6年
53 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
54 航空气动声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
55 可视计算与人机智能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
56 临空信息系统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
57 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7年
58 信息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7年
59 航空航天轴承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年
60 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年
61 空天热物理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年
62 工业设计与人机功效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7年
63 飞机电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7年
64 智能空天电子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7年
65 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年
66 极地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年
67 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动态系统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
68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
69 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
70 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7年
71 电磁仿真与射频感知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7年
72 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7年
73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评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7年
74 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预警与决策支撑重点实验室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2017年
75 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017年
76 物联网标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017年
77 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7年
78 空间环境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79 空天网络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80 智能系统与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81 信息光子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8年
82 分子医学与生物诊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8年
83 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2018年
84 超精密仪器技术及智能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年
85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年
86 网络大数据安全分析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年
87 深海工程装备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年
88 海洋特种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年
89 信息保密与防护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年
90 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8年
91 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8年
92 智能感知与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 2018年
93 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94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95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96 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8年
97 新型膜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8年
98 受控电弧智能增材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2018年
99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与测试验证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
100 短距离无线电设备检测与评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2018年
101 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018年
102 云计算标准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018年
103 智能产品质量评价与可靠性保障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2018年
104 智能制造测试验证与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8年

如需了解更多国家级实验室信息,请点击科塔学术导航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8月14日09:05: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4736.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