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是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根据实际需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在原先提出的15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1项,目前为“15+1”。其中,涉及高新领域的分别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国家网络安全空间、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以及即将加入的“人工智能2.0”。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专项已经全面启动。
新一代人工智能已完成项目视频答辩,标志着已全面启动。
已经启动实施方案编制和评审的项目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天体一体化信息网络。
序号 |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 领域 | 项目内容 |
1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 先进制造 | 开展材料、制造工艺、试验测试等共性基础技术和交叉学科研究,攻克总体设计等关键技术。 |
2 | 深海空间站 | 太空海洋开发利用 | 开展深海探测与作业前沿共性技术及通用与专用型、移动与固定式深海空间站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
3 |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 电子信息 | 研发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制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 |
4 |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 生物健康 | 以脑认知原理为主体,以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重大疾病诊治为两翼,搭建关键技术平台,抢占脑科学前沿研究制高点。 |
5 |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 电子信息 | 发展涵盖信息和网络两个层面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体系,提升信息保护、网络防御等技术能力。 |
6 | 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 太空海洋开发利用 | 重点突破在轨服务维护技术,提高我国空间资产使用效益,保障飞行器在轨安全可靠运行。 |
7 | 种业自主创新 | 农业领域 | 以农业植物、动物、林木、微生物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支撑。 |
8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 能源环境 | 加快煤炭绿色开发、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煤炭污染控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燃煤发电及超低排放技术实现整体领先,现代煤化工和多联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9 | 智能电网 | 能源环境 | 聚焦部署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等重点任务,实现智能电网技术装备与系统全面国产化,提升电力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 |
10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电子信息 | 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11 | 大数据 | 电子信息 | 突破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建成全国范围内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和交换平台,形成面向典型应用的共识性应用模式和技术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
12 |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 先进制造 | 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
13 | 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 先进制造 | 重点研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及其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新材料、军用新材料等,突破制备、评价、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 |
14 |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 | 能源环境 | 构建水—土—气协同治理、工—农—城资源协同循环、区域环境协同管控的核心技术、产业装备、规范政策体系。建成一批综合示范工程,形成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
15 | 健康保障 | 生物健康 |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加强精准医学等技术研发,部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见多发病等疾病防控,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加快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进惠民示范服务。 |
16 | 新一代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 | 重点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核心关键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展开部署 |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