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ons发布首份《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附全文)

2018年9月8日15:19:44来源:科睿唯安Publons发布首份《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附全文)已关闭评论2,853 views 1711字阅读5分42秒

领先的学术同行评议平台Publons日前发布了《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Global State of Peer Review),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同行评议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Publons对超过1.1万全球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以及来自Publons、ScholarOne和Web of Science的数据。这份报告针对当今科学和学术研究界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四大相关问题

谁在进行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过程的效率如何?

我们对同行评议的质量了解多少?

未来会怎样?

该报告对成熟地区,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荷兰、瑞典、加拿大、英国和日本以及新兴地区,中国、巴西、土耳其、印度、伊朗、韩国、马来西亚和波兰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对比,结果发现同行评议过程中存在新兴地区研究人员代表性不足这一严重问题。调查发现,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所审阅的稿件远远多于来自新兴地区的数量,尤其是在考虑到这些地区所生成的相对审稿需求之后(按审稿数量/投稿量比来计算。成熟地区为1.95,新兴地区仅为 0.66)。此外,与新兴地区相比,成熟地区的审稿人更倾向于接受更少的审稿邀请,但审稿过程耗时更长

同行审议的地区差异妨碍了非西方研究人员的发展 ——审稿邀请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他们了解最新研究趋势、洞悉期刊在优质稿件中寻找哪些内容、与期刊编辑建立职业联系以及培养批判性分析技能的机会都将随之减少。---- Publons联合创始人Andrew Preston

2018年《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重要发现:

01

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花费大约6,850万小时进行审稿,相当于290万天或者7,800年。

02

研究人员对一篇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平均需要19.1天,相当于期刊每年花费在等待所有稿件的同行评议反馈的时间约为2.6亿天或72万年。

03

编辑们对本地区审稿人的青睐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大多数的编辑均来自成熟地区,这意味着他们偏向于从成熟地区选择审稿人。

04

在字数方面,期刊声望越大,则审稿人撰写的审稿报告越长;字数还会随着期刊影响因子(JIF)的增加而增加。此外,期刊声望越大,审稿人反馈同行评议结果的速度便会越快,完成审稿的中位数天数会随期刊影响因子的增加而减少。

05

编辑现在发送的审稿邀请多于五年前。但是,就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等某些学科而言,一旦找到审稿人,审稿周期便会缩短。因此,部分学科的学术交流速度有所提升,但在其它学科中,学术交流缓慢的问题普遍存在,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变得越来越困难。

06

来自伊朗等新兴地区的审稿人所撰写的审稿报告长度不到成熟地区审稿人的一半(250字与528字)。虽然审稿质量并非由审稿报告的长短所决定,但字数上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两个地区在审稿邀请率方面的差异。

07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新兴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审稿量增长速度却远远高于成熟地区,暗示这两个不同的区域在审稿量上有朝一日将会趋于平等。

报告图表精选

Publons发布首份《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附全文)
Publons发布首份《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附全文)
Publons发布首份《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附全文)
Publons发布首份《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附全文)

关于《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

该报告旨在回答同行评议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参考了面向全球研究社群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同行评议调查结果,并将其与科睿唯安从各大出版社获取的强大数据结合起来,以调查全球同行评议的状况。主要数据来源包括Web of Science中出版物和研究领域的数据、ScholarOne中的投稿和同行评议数据、Publons的同行评议数据以及Publons的2018年“全球审稿人调查”中的数据。该调查的结果来源于全球1.18万余名研究人员,主要包含来自Publons社群中的研究人员以及Web of Science中收录论文的作者。此外,该调查还对一系列学术出版社的主要意见领袖进行了访谈。

Publons简介

Publons与研究人员、出版商和研究机构合作,通过利用同行评议的力量来加速科学研究的发展。Publons的审稿专家认可服务与各期刊的投审稿系统相集成,能支持研究人员证明自己曾经参加的同行评议工作。科睿唯安旗下的Publons成立于2013年,在新西兰惠灵顿和英国伦敦设有办公室。

Publons-Global-State-Of-Peer-Review-2018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科睿唯安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9月8日15:19: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8249.html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学术文献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继 2004 年第 3 期《科技导报》遴选公布"2003 年中国大科学 、技术与工程进展“, 本刊编辑部 继续对 2004年我国的重大科学技术进展进行 盘点, 遴选出该年度中国 9 项重大科学进展、8...
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学术文献

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摘要: 本文对2003年中国重大科技进展进行了盘点 , 按“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类别 , 遴选出2003年中国5项重大科学进展、8项重大技术进展和4项重大工程进展 , 并进行了相应的点评。 ...
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学术文献

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导 读 《科技导报》编辑部从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发表、公布或报道的中国科技成果中,遴选、推荐30项重大科学进展、30项重大技术进展、49项重大工程进展候选...
2019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学术文献

2019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陈广仁,刘志远,祝叶华,徐丽娇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100081 收稿日期:2020-01-27;修回日期:2020-02-10 作者简介:陈广仁,编审,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科技传播,电子信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