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号”科考船

2018年9月15日10:31:05来源:中科院三亚深海所“探索一号”科考船已关闭评论6,982 views 2111字阅读7分2秒

1、“探索一号”项目背景历史

探索一号,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属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具备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应用能力的科考船舶。探索一号项目于2015年3月13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由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担任改造设计,中国船舶澄西(广州)船舶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中科院深海所负责监造;整体项目周期13个月,参与施工单位约30家,高峰期同时施工人数500多人,共计约200万人工时,在1500万安全工时中,无任何可纪录安全事故发生。

探索一号原船为隶属中海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海洋石油299”海洋工程船舶改造,本次改造工程结合船舶的大修工程一起进行,其采取的将旧船船艏切除并将新分段加长的非常规工艺在国内科考船改造中尚属首例,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专业交叉作业,新旧分段和设备的软硬件融合等很多技术和管理的难题,经设计、监造和施工单位的协同努力,改造后的船舶性能全部通过了CCS的现场测试和检验,船舶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原设计要求,项目改造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完成改造后,该船将作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深渊科考和深海工程作业和海试通用平台,遵循专业运行,开放共享原则,未来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科学家以及潜航员开放;并以实现中国海洋科技中长期规划科学目标为使命,积极支撑各项深海科学考察、海上综合科考作业的开展,为提升我国深海科学考察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船舶改造大事记:

2013年08月 成立专家组对原船进行考察,确定购置意向及价格区间

2014年07月 开始送审设计前期准备(确定送审内容及规范范围),启动送审设计工作

2015年03月 开工

2015年05月 旧船体上建区域完成拆除工作,同时完成生产设计

2015年08月 原船旧设备拆除,同时开始新分段预制

2015年09月 完成旧船体分段切割吊离,新船体分段搭载工作,同时开始上建新分段吊装工作

2015年11月 完成所有上建分段吊装搭载工作,电缆铺设过半

2015年12月 完成船体外板涂装工作

2016年01月 进入全面调试阶段

2016年02月 完成主侧推安装

2016年03月 开始系泊试验

2016年04月 海试

2016年05月 出厂

2、设计性能

1)外观设计

本船为钢质、双层连续甲板、四机双可调导管桨推进、双轴带发电机、双襟翼舵、长艏楼的综合性科考调查船舶,采用国内首例垂直艏船型设计,上层建筑设计为封闭式流线型,通过应用SBD船型优化技术进行优化,降低船舶阻力,提高其耐波性,减少甲板上浪,并配置360度环视驾驶室,前后驾控操作台,增加船舶机动灵活性。

  2)技术参数  

 总长  94.45 m  主 机  2205 kW×4
 垂线间长  89.60 m  最大航速  14.0 kn
 型 宽  17.90 m  续 航 力  10000 nm
 最大宽度  18.25 m  自 持 力  60Day
 型 深  8.00 m  定 员  60P
 型 吃 水  5.50 m  首 侧 推  735 kW×2
 排 水 量  6250t  尾 侧 推  588 kW×2
 载 重 量  2063.5 t  A型门架SWL  150 t
 油舱容积  1344.88 m3  液压伸缩吊SWL  8 t @ 20 m
 淡水舱容积  465.97 m3  液压伸缩折臂吊SWL  5.6 t @ 19 m
压载舱容积  2158.35 m3  船级社符号  ★ CSA Research Ship SPS Ice Class B

★ CSM AUT-O DP-2 BWMP BWMS

 总 吨  5115

3)动力定位系统

该船配备有Kongsberg公司k-pos21动力定位系统,同时配置了满足规范要求的动力系统和参照系统。动力配置上,该船机舱配置四台单台Wartslar主机、两台轴带发电机驱动两台艏侧推和两台艉侧推,均为可调桨侧推。经DP试验,该船能在四级海情的海况下,保持船舶5米定点定位,船舶艏向偏差保持在3°的范围内。

4)上建生活区介绍

房间布置方面,潜水器运行保障人员布置2个单间(首席潜航员和潜器部门长)和4个双人间,首席科学家、船长、轮机长、大管、电气师布置套间,首席科学家助理和高级船员布置单间,其他科研人员和船员布置2人间,设有餐厅、会议室、阅读/休息室等。套间和单间共15间,224.6㎡,双人间共22间,292.8㎡,会议室和休闲室共5间,100.8㎡,餐厅(兼大会议室)68㎡。

3、应用领域

实验室方面,船舶现已搭载1间综合实验室、1间机电实验室、1间地质实验室、1间地球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1间仪器分析室、1间生物实验室、1间低温样品库、1间冷冻样品库,1间CTD控制室和1间信息处理中心(处理地球物理探测及视频数据)等作业室,共计11个实验室,265㎡;另于甲板面设置2个可拆卸式移动实验室。

科考设备方面,船舶现已安装有深海作业绞车系统、测深系统、沉积物采集装置、地震空压机系统、及门架、吊车等辅助机械;主要包括:万米级CTD绞车系统2套及铠装缆1套、万米级地质绞车系统及钢缆1套、光电缆绞车1套(目前无光电缆)、万米测深仪1套、12通道沉积物柱状采样器1套、箱式采泥器1套、活塞柱状采泥器1套、地震空压机及大容量气枪2套、CTD门吊1台、4T伸缩折臂吊1台、8T伸缩折臂吊1台,具备开展深海科学考察、试验能力。

 

“探索一号”科考船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中科院三亚深海所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9月15日10:31: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9356.html
正式批复! “子午二期”到底有多牛? 科研资讯

正式批复! “子午二期”到底有多牛?

引领空间天气地基监测“多台站、链网式、多学科协同综合监测”的发展方向; 大幅提升子午工程对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 不仅帮助我们获取全球空间环境资源, 更能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听起来是不是...
时空压缩不再是神话!浙大将牵头建设我国首个超重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科研资讯

时空压缩不再是神话!浙大将牵头建设我国首个超重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年初,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浙江大学将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选址杭州未来科技城,这是在浙江省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
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和军队重大试验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管理办法(2018年发布) 政策制度

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和军队重大试验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管理办法(2018年发布)

< 颁布日期 > 2018年07月31日 < 施行日期 > < 颁布机构 >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防科工局等 < 发文字号 > 国科发基〔2018〕63号 < 附件下载 > < 原文链接> ...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