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颁发,中国科学家吴宜灿获得三等奖

2018年9月19日11:26:002018年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颁发,中国科学家吴宜灿获得三等奖已关闭评论2,521 views 1757字阅读5分51秒

9月16日第30届欧洲最大的聚变技术会议 - 聚变技术研讨会( the 30th edition of the Symposium on Fusion Technology (SOFT 2018) )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贾尔迪尼开幕。

2018年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颁发,中国科学家吴宜灿获得三等奖

图片来源于ITER网站

两年一度的聚变技术研讨会是欧洲这一领域最重要的会议。本次会议有近1,000名参与者和1,000多份捐款,它将成为研讨会历史上创纪录的一年。来自ENEA(Italian National Agency for New Technologies, Energ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的会议主席Aldo Pizzuto介绍,这些数字 - 以及年轻研究人员的不断增加的参与和行业代表充分参与 - 说明了SOFT作为聚变研究和技术最近进展的交流平台的重要性。

开幕式颁发了2018年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SOFT Innovation Prize”)。该奖项由欧盟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旨在奖励那些试图寻找聚变解决方案巨大挑战的新解决方案的优秀研究人员或行业,这些解决方案可能具有更广泛的衍生应用,可以使当今社会受益。

 

2018年的获奖者:

一等奖

Jens Reiser 德国

获奖理由: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韧性钨材料

二等奖

Simon Kirk  英国

获奖理由:致力于开发一种使用小型激光头进行切割和焊接的新型机器人工具

三等奖

吴宜灿  中国

获奖理由: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CAD的粒子传输软件,用于核设计和辐射安全计算

 

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SOFT Innovation Prize)介绍

欧盟委员会2014年发起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和表彰为聚变领域科技创新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通过授予奖项,欧盟委员会将展示该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为最具活力,前瞻性和创新的研究人员,研究团队或行业竞争者提供展示平台。这将为研究的价值提供更大的潜力,此次竞争将激励全球和欧盟的研究界在聚变研究中发展更强大的创新和企业文化。

颁发三个奖项:一等奖5万欧元,第二奖2.5万欧元,第三奖1.25万欧元

 

吴宜灿简介(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网站)

吴宜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中子输运理论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际能源署IEA合作计划执委会主席、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顾问专家、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组织核安全与许可证技术专家组成员、第四代核能国际组织GIF铅基堆中方技术代表。

长期从事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医学物理与技术、计算机仿真与软件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于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核能安全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于德国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日本国家聚变研究所、比利时核能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主持包括IAEA及ITER国际合作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30余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00余名,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

发表论文400余篇,含在Nature Energy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50余篇、ESI十年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7篇,5次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学术论文”,出版专著4部,担任FED国际学术期刊副主编及其他10余家知名期刊编委,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发的软件在60多个国家获得应用。成果被评为年度十大“中国重大技术进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科塔学术进行了收集整理,信息来源于以下网站:

https://www.soft2018.eu/

http://ec.europa.eu/research/participants/data/ref/h2020/other/prizes/contest_rules/h2020-prizes-rules-soft-innov-2018_en.pdf

https://www.iter.org/newsline/-/3116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9月19日11:26: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19667.html
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2019-2020) 科研资讯

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2019-2020)

2020年 1. 超高真空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 2. 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 3. 高通量激光分子束外延-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联合系统 4. 扫描探针显微镜 5. 干式无液氦超导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磁...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进展情况发布会 机构动态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进展情况发布会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制定了“率先行动”计划。今天我...
白春礼:中科院参与五大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机构动态

白春礼:中科院参与五大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中科院2020年度工作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白春礼院长(中)发布五大国家创新高地建设进展并回答媒体提问。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17日表示,该院积极...
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 政策制度

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快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提高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