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系列文章:
刘忠范,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北京大学教授。
刘忠范团队长期从事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研究,是国际上几个代表性的纳米碳材料研究团队之一,享受广泛的国际影响。近年来,团队在石墨烯控制生长方法、石墨烯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连续在Nature,Nature Nanotech等国际一流学术斯刊上发表学术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薛其坤,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清华大学副校长。
薛其坤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陕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等。先后在Science,Nature子刊等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330余篇,放引用超过61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00余次,其中4次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做邀请报告。在薛其坤科学家工作室的筹备和建立过程中,其核心研究团队先后在界面高温超导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这两方面均引领了国际的学术方向。
王贻芳,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贻芳是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多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他领导完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BESIII)的设计、研制、运行和前期物理研究,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发现了一系列新粒子和新现象,在轻强子谱和粲物理研究力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领域,提出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方案并率领团队完成了实验的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成果入选Science “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他提出江门中微子实验方案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成为我国中微子研究的发展方向。迄今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主编著作2部,获发明专利2项。
周忠和,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科院古肯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周忠和团队面向脊准动物与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团队已有成果代表我国基李础科学研究领城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成果之一,其团队成员在古鸟类演化、早期脊性动物演化、恐龙研究、吉藏高原哺乳动物演化与坏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并获得“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过展”、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
马永生,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马永生长期坚持在一线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基础研究课题(973项目)和国家油气重大专顶研究项目,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研究领城,特别是中国南方海相天然气勘探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马永生先后获得2006、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普光气田的发现和相关理论技术成果被565位两院院士评选为“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卢柯,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案主任
提出了利用纳米孪晶强化金属的新原理和方法,在铜及铜合金、不锈钢等多种材料中实现了纳米孪晶结构并获得超高强度、高塑性、高稳定性和高导电性等优异性,开辟了纳米孪晶材料研究方同。提出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概念,阐明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过程机理和结构演化规律,获得了表层梯度纳米结构和纳米层片结构,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一些奇异性能。近年来,卢柯及其合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投告100余次,论文被SC1引用万余次,在国际材料领城产生了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