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8年10月13日17:21:50来源:科技部人才中心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已关闭评论26,235 views 5612字阅读18分42秒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4)》,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与科技人才相关的重要工程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高质量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

小编将在接下来的几期陆续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比较重要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让大家对这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有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今天,为大家介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1 年,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2012 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简称“推进计划”)正式启动,由8部门共同组织实施。2012、2013 年已遴选批复两批,共选出中青年领军人才474 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55 个,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06 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6 个。

一、实施目标和主要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到2020 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1)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 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2)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 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3)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 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4)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 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5)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 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与科技、教育规划相衔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实施工作的紧密结合。

(2)坚持与重大任务相结合。加强高端引领,突出科技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需求,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培养、造就和集聚人才。

(3)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评价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激发科技人才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内在动力,建立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专心创业的良好环境。

(4)坚持统筹协作。加强项目、基地、人才的紧密结合,统筹推进现有科技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统筹,做好与部门、地方现有人才计划的有效衔接,形成部门协调有效、地方落实有力、组织实施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的工作格局。

(5)坚持分类推进。按照“整体部署、分类推进、试点先行、逐步完善”的工作原则,针对不同任务特点,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工作步骤。对于探索性强、实施难度大的任务先行开展试点, 逐步完善,积累经验后全面展开。

二、遴选方式和手段

为确保“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效果,在计划组织实施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用为本。遴选的人才需要与依托单位、推荐部门和地方发展需求和优势紧密结合,推荐重点向基层一线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35 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倾斜,要求地方和部门推荐企业人才和青年人才比例不得低于1/3;将用人单位的承诺和支持保障条件作为考核内容,实施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拓宽推荐渠道,更加体现行业人才布局导向,新增了有关司局、部分学会、行业协会等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推荐相应人才。

二、以人为本。科学设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体现企业研发人才和青年人才的特征指标;简化评价程序,实施年度报告、中期评估和5 年周期考核制度。

三、改革创新。在评价中强化质量和创新导向,建立分类科学、激励有效的人才遴选、评价考核机制。采用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通讯评审从学术同行的视角考察了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有效地解决了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推荐量大而专业性强的问题;而会议评议强调需求导向和分类评价。

四、加强统筹和资源集成。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部门、地方和依托单位等资源的统筹和集成, 加强与国家特支计划的衔接。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示范基地的评议流程如图所示。 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具体推荐条件如下。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龄不超过45 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所在行业或领域业绩突出,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团队研究方向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重点研发任务,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团队创新业绩突出,研发水平居行业或领域前列,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团队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 人、不超过15 人,可跨单位协作。团队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 周岁, 并同时符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其他基本条件。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申报人为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为企业第一大股东或法人代表),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注册,依法经营,创办时间为1 年以上,10 年以内,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成长性和创新能力。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一项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著作权等),具有特色产品或创新性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创办5 年以内的企业,最近1 年盈利且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500 万元。创办时间为5 年以上的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500 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和科技特派员项目负责人可优先推荐。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申报单位应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含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研发机构)或科技园区。申报单位要有好的人才工作基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大、政策突破性强,具有明确的改革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鼓励申报单位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带动意义的内设机构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申报单位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应在相关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培养拔尖和青年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典型经验与做法,形成富有特色、取得初步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申报单位为科技园区的,应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效突出;建立为创业人才服务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和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

符合推荐条件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申报。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有关部门、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学会)负责推荐。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部分联合会(协会)负责推荐。其中,国家高新区创业人才通过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推荐。已入选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可推荐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三、入选人才情况

2012 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 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86 个,科技创新创业人才64 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8 个。2013 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67 人,创新创业人才242 人,创新团队67 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8 个。

(一)技术领域分布

入选领军人才排名靠前的领域分别是材料、人口与健康、农业领域和信息,分别占入选人才比例的17%、15%和12%。 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团队排名靠前的领域是人口与健康、农业、信息和材料,分别占入选团队19%、15%和12%。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创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信息、先进制造和材料领域,分别占入选创业人才的21%、19%、19%。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依托单位分布

入选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主要来自于大专院校和事业单位,二者合计占比近80%,来自企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占20%左右。 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详解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四、推进计划实施进展

推进计划自2012 年启动实施以来,面向37 个地方、31 个部委和机构、18 个联合会学会和协会等开展组织推荐工作,目前已遴选批复两批人才,共组织了2000 余人推荐申报。入选中青年领军人才468 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53 个,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06 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6 个。56 家入选示范基地包括23 家高校、16 家园区和17 家院所。23 家高校包括“985”“211” 高校和体现地方特色的省属高校;16 家园区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园区,有特色产业高新区, 有重点开展人才与技术引进和培育的引智园;17 家院所包括基础类、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转制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等多种类型。

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负责人中的93.5%主持过国家级大科技计划项目;44%获得过国家级奖励。创业人才中获得过各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的占入选人才的67.3% ;农业领域获得科技特派员支持的占领域入选人才的30.9% ;获得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奖项的占7.4%。

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中有: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相关的清华大学陈曦、中科院物理所戴希, 发现中微子震荡第三种形式的研究团队成员中科院高能所曹俊,参与蛟龙号研发的中科院声学所朱敏,参与天河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廖湘科,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贾平,参与探月工程的中国电科集团马林,中国商飞C919 大型客机设计总师吴光辉,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 细胞全能性的中科院动物所周琪,入选2013 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等;创业人才中有奇虎360 总裁齐向东、唯品会联合创始人沈亚、九阳集团创始人王旭宁,等等。

为“万人计划”推选优秀人才。目前,已有6 人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72 人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2 人入选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这些人选均是我国重点学科和优先领域的骨干人才,主持承担了科技重大专项、“863 计划”“973 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都有发明专利、核心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在本领域和行业内占有技术优势。

带动地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为了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衔接,部分地方如北京、天津、山西、黑龙江、四川等省市出台地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北京市2012 年启动“科技北京” 领军人才工程,面向社会广泛进行申报和遴选。天津市科委启动“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到2020 年计划培养造就100 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300 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50 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山西省2013 年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出台了《山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优秀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5 类人才扶持计划,全力打造科技人才强省战略。

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中,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理念,拓宽人才推荐渠道。适当增加部分学会、行业协会推荐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利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从获奖企业中推荐创业人才。突出人才评选重点, 重点向基层一线科技人才倾斜,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研究经历和发展潜力,对具有创新积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优先推荐。不断完善和优化组织管理流程。与部门、地方和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注重人选的科学精神、业内口碑和业绩贡献。注重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优先从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型企业等任务及单位推荐人选。通过人才分类评价、科学设计专家构成、多种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相结合,做到评审环节可查询、可追溯、可申述。并对评议意见及时反馈。指导地方人才工作。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江西等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管理人员专题培训,为地方人才计划组织管理提供专题指导, 并接受地方委托,为地方科技人才评选提供专业评选服务。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科技部人才中心 整理 发表于 2018年10月13日17:21: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21284.html
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公布(创新人才高校191人,中科院60人) 人才奖励

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公布(创新人才高校191人,中科院60人)

12月12日,科技部在官网上公示了2018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共有306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32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 根据科技...
你了解“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吗? 政策制度

你了解“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吗?

整理:翟俊峰(科技部人才中心) 如果你正在创业,如果你正向学术与事业的顶峰冲刺,如果你正带领团队奋战在科研的上游,如果这样的你正在寻找力量的支持,那么你应该看过来,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里,有你想要的...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汇总(2012-2017年,共6批) 政策制度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汇总(2012-2017年,共6批)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系列文章: 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首批挂牌对象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名单 根据科技部《创新...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汇总(2012-2017年,共6批) 政策制度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汇总(2012-2017年,共6批)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系列文章: 国家“万人计划”科学家工作室首批挂牌对象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名单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根据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