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国科学院分别组织召开“下一代高场超导磁体关键科学与技术”、“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机制”等7个新立项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方案论证会。
论证会议前,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按照要求,会同相关专项领衔科学家组织专项科研人员开展多次研讨,在实施方案形成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先导性,力争通过专项实施,对解决关键科学难题和促进相关科学研究等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同时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和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获得有益经验。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树深在出席“拓扑量子计算”专项论证会时作了讲话。他强调,B类先导专项是中科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重大举措,旨在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技的制高点。刘鹤副总理视察中科院时提出了“七个问题”,其中,解决“卡脖子”问题,表象在行业,关键在技术,根源在基础,必须把基础研究做好,敢于坐冷板凳,长期攻关,才能真正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通过专项实施方案论证,要充分体现前沿性、引领性,并围绕风险做好应对方案考虑。
中科院前沿局局长高鸿钧在论证会议上介绍了有关情况。B类先导专项是中科院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重要抓手,其特点是在发挥中科院建制化优势基础上,联合院内外单位,部署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团队,开展“定向型”基础研究工作,目标是产出重大引领性突破和原创性成果。先导专项实施方案重点思考专项科学目标的引领性,以及前沿探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鼓励科学家团队勇于探索和冲击国际最前沿科学问题,对于解决关键科学难题和促进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发挥引领作用。
在分别召开的论证会上,各专项首席科学家作了专项实施方案汇报,项目负责人围绕专项总体目标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从专项的科学意义、研究方案、预期成果、实施基础、组织实施和经费概预算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证和评议。专家组认为,7个专项布局合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经费概预算合理,建议尽快启动实施。
中科院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各B类先导专项领衔科学家、项目负责人,专项依托单位和合作承担单位负责人、专家和研究骨干参加了论证会议。
拓扑量子计算专项论证会现场
植物特化性状专项论证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