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其任务之一是由中科院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先导专项是中科院发挥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内外优势力量,共同实施的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致力于突破带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分为三类:
- A类主要围绕国家需求来突出引领示范,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促进国家技术和产业变革,服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B类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握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新方向、新趋势,用原创性的技术前沿成果占据未来科技制高点;
- C类先导专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旨在破解“卡脖子”的一些问题,实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从根本上改变相关领域、相关产业我国一直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截止到2018年11月,共启动了24项B类先导专项。
序号 | 专项名称 | 依托单位 | 首席科学家 | 验收时间 |
1 | 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 | 中国科技大学 | 潘建伟 | |
2 | 脑功能联结图谱与类脑智能研究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中科院自动化所 | 郭爱克、谭铁牛 | 2017年8月31日 |
3 |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 中科院青藏所、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 姚檀栋、吴福元 | |
4 | 超导电子器件应用基础研究 |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 江绵恒 | 2017年10月20日 |
5 |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 | 中科院生态中心 | 贺泓 | 2017年9月11日 |
6 | 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 | 中科院深海所 | 丁抗 | |
7 | 拓扑与超导新物态调控 | 中科院物理所 | 王玉鹏 | |
8 | 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 饶子和 | |
9 | 宇宙结构起源-从银河系的精细刻画到深场宇宙的统计描述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 毛淑徳 | |
10 | 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 李晓 | |
11 | 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 | 中科院动物所 | 康乐 | |
12 | 功能pi-体系的分子工程 | 中科院化学所 | 朱道本、万立骏 | |
13 | 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 |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 | 王文、施鹏 | |
14 | 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 | 中科院生态中心 | 江桂斌 | |
15 | 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 |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 朱永官 | |
16 | 超强激光与聚变物理前沿研究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 李儒新、徐至展 | |
17 | 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理化技术所 | 杨学明、佟振合 | |
18 | 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表层相应 |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 徐义刚 | |
19 | 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基础与调控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 李林 | |
20 | 结构与功能导向的新物质创制 |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 洪茂椿、丁奎岭 | |
21 | 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 | 中科院武汉物数所 | 叶朝辉、卢征天 | |
22 | 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 | 中科院力学所 | 樊菁 | |
23 | 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 |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 武向平 | |
24 | 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 |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 赵卫 | |
25 | 下一代高场超导磁体关键科学与技术 | |||
26 | 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机制 | |||
27 | 拓扑量子计算 | |||
28 | 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 |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