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由曙光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正式启动。
经过2年多紧锣密鼓的研发和测试探索,曙光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完成了研制和相关测试工作。测试数据显示,曙光原型系统兼容性极佳,性能优异,稳定性突出,性能功耗比世界领先,在为我国E级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工作迈出坚实一步的同时,也为“叫好又叫座”的国产安全可控高性能计算机的大规模上市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在完成研制、验收测试,及近三个月的试运行和相关应用测试之后,正式向合作单位和应用示范单位上海超算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交付。
10月13日,中科曙光联合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隆重举办了曙光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交付仪式,并分别举行了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北京)分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北京分中心的揭牌仪式。两个分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曙光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从研制阶段进入运营阶段。
交付仪式上,上海超算中心副主任李根国表示,上海超算中心将为E级原型机提供全面的运营支持,并基于E级原型机为更广泛的用户和应用提供服务,对E级应用研究进行深入探索。今后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共同攻克高性能计算应用在E级计算方面的挑战,进一步推动E级超算原型机的应用实践。
深圳超算中心副部长吴金成表示,早在2010年,深圳超算中心与曙光就“星云”高性能计算机展开了合作,在科学计算、工程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实践成果。下一步希望联合曙光,基于E级原型机加强多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
交付当天,中科曙光、上海超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在京联合主办了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研讨会。会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支持的四大数值化装置(数值发动机、数值飞行器、数值反应堆以及数值地球)、电磁仿真、石油勘探、宇宙演化、复杂装置力学模拟以及计算化学仿真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充分展示了本领域的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各自科研工作对高性能计算能力的迫切需求,分享了在曙光E级原型机系统上的测试经验,重点讨论了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基础问题,并对构造开放、共享的国产超算生态环境的迫切性达成了共识。各方表示将共同面对高性能计算应用中的挑战,共享系统软件、中间件、程序优化等方面的共性技术,加强国产超级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