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野外站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异规律,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布局,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生态学、地学、农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展,获取长期野外定位观测数据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
按类型分为四类,共计105个:
53个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0个大气本底与特殊功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4个地球物理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8个材料腐蚀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根据2017年发布《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规定:
优化调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制定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数据获取、研究分析和共享服务能力的认定标准,对现有台站进行评估考核,符合条件的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序列进行管理。在具有研究功能的部门台站基础上,根据功能定位和建设运行标准,依托科研院所、高校择优遴选建设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牵头单位:科技部、财政部,参与单位:相关部门与地方。)
科技部于2018年6月下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
53个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序号 |
野外站名称 |
依托单位 |
主管部门 |
1 |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2 |
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武汉大学 |
教育部 |
3 |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北京林业大学 |
教育部 |
4 |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5 |
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6 |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7 |
甘肃临泽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8 |
广东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9 |
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 |
10 |
广西环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1 |
河北栾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2 |
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3 |
黑龙江三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4 |
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5 |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6 |
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7 |
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8 |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9 |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0 |
内蒙古奈曼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1 |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2 |
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3 |
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 教育部 |
24 |
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
25 |
西藏拉萨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6 |
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7 |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8 |
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 |
29 |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国家林业草原局 |
30 |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西藏大学 |
西藏自治区政府 国家林业草原局 |
31 |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甘肃省政府 国家林业草原局 |
32 |
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3 |
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4 |
河南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5 |
湖南桃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6 |
湖南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37 |
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东北林业大学 |
教育部 国家林业草原局 |
38 |
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9 |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教育部 国家林业草原局 |
40 |
四川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1 |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国家林业草原局 |
42 |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省 国家林业草原局 |
43 |
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国家林业草原局 |
44 |
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 |
45 |
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 |
46 |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7 |
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8 |
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9 |
湖北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0 |
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1 |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2 |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8个站点)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53 |
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网(32个圃点)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 |
10个大气本底与特殊功能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54 |
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5 |
北京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北京市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 |
56 |
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黑龙江省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 |
57 |
浙江临安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浙江省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 |
58 |
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自然资源部 |
59 |
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60 |
云南东川泥石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61 |
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三峡大学 |
湖北省 |
62 |
青海瓦里关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 |
63 |
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自然资源部 |
14个地球物理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64 |
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 |
65 |
北京房山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国家测绘局 |
66 |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 |
67 |
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地震局 教育部 |
68 |
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69 |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地震局 |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震局 |
70 |
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71 |
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 |
72 |
拉萨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
中国地震局 |
73 |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 |
中国地震局 |
74 |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上海市地震局 |
中国地震局 |
75 |
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山西省地震局 |
中国地震局 |
76 |
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77 |
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武汉大学 |
教育部 |
28个材料腐蚀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78 |
武汉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79 |
万宁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80 |
北京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81 |
琼海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82 |
青岛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83 |
广州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84 |
江津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85 |
漠河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86 |
沈阳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87 |
青岛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88 |
舟山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钢铁研究总院舟山海洋腐蚀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89 |
厦门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90 |
三亚海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91 |
大庆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92 |
鹰潭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93 |
成都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94 |
沈阳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95 |
大港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96 |
拉萨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97 |
敦煌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98 |
西双版纳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国营第二九八厂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99 |
尉犁大气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100 |
郑州淡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
水利部 |
101 |
武汉淡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102 |
格尔木盐湖水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103 |
拉萨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104 |
库尔勒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105 |
格尔木土壤环境材料腐蚀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