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列表总览(12月更新版 附表格、Excel)

2018年12月15日00:16:37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列表总览(12月更新版 附表格、Excel)已关闭评论12,279 views 9372字阅读31分14秒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重大研究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凝炼科学目标,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数据(截止2018年12月14日)收集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科塔学术进行了整理分析。

一、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体情况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面上项目1894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671项、重点项目701项、重大项目149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37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8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项、联合基金项目403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91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8项、重大研究计划187项、应急管理项目63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02项、数学天元基金项目62项,合计43449项。

序号 大类项目 项目数 项目总经费(亿元) 单项平均资助经费(万元) 依托单位数
1 面上项目 18947 111.53 58.86 988
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7671 41.76 23.63 1252
3 重点项目 701 20.54 293.07 228
4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937 11.03 37.57 222
5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89 8.36 939.22 60
6 重大项目 149 6.87 461.22 79
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 6.83 343.14 113
8 联合基金项目 403 6.39 158.49 144
9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915 6.19 67.70 282
10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00 5.20 130.00 151
11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48 4.40 917.66 34
12 重大研究计划 187 3.04 162.59 84
13 应急管理项目 639 1.23 19.30 294
14 海外及港澳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02 0.54 52.94 67
15 专项基金项目 62 0.35 56.45 44
总计 43449 234.28 4042

 

二、2018年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总体情况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来看,2018年,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87项,共有84家依托单位获得资助,总资助费用为30405.2万元。

 

三、2018年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按依托单位总经费和项目数量排名(TOP20)

北京大学2443万元 14项,清华大学 1759万元 11项,浙江大学1375万元 10项,分列前三位。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列表总览(12月更新版 附表格、Excel)

 

四、2018年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依托单位按总经费和项目数量排名

排名 依托单位 批准金额(万元) 项目数
1 北京大学 2443 14
2 清华大学 1759 11
3 浙江大学 1375 10
4 上海交通大学 1200 9
5 武汉大学 1135 5
6 复旦大学 924 5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23 5
8 厦门大学 918 6
9 南京大学 771 6
10 中山大学 736 3
11 南方科技大学 680 2
12 南开大学 675 4
13 山东大学 660 3
14 天津大学 604 3
15 华东师范大学 559 3
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50 3
1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40 2
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37 4
1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70 2
20 华中科技大学 469 6
21 西北工业大学 459 3
2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51 3
2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450 3
24 北京理工大学 430 2
25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430 1
26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400 1
2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00 1
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390 1
2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70 2
3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70 2
31 吉林大学 360 2
3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350 1
33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350 1
34 哈尔滨工业大学 345 2
35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20 1
36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20 1
37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2.2 2
38 同济大学 300 1
39 西安交通大学 300 1
40 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 300 1
41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290 1
42 天津医科大学 285 1
4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281 1
44 北京师范大学 279 1
45 华东理工大学 275 1
46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198 2
4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79 2
48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60 2
49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60 2
5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30 2
5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109 1
52 上海大学 100 1
53 上海理工大学 100 1
54 深圳大学 100 1
5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00 1
56 安徽医科大学 98 1
5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98 1
58 中国农业大学 96 1
59 华中农业大学 92 1
60 南京师范大学 92 1
61 重庆大学 90 1
62 四川大学 89 1
63 首都医科大学 87 1
64 北京工业大学 82 1
65 南京医科大学 81 1
66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81 1
67 电子科技大学 80 1
68 广州大学 80 1
69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80 1
70 湖南大学 80 1
71 华南理工大学 80 1
72 首都师范大学 80 1
73 长春理工大学 80 1
7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0 1
7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0 1
76 中国人民大学 80 1
7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78 1
78 上海科技大学 75 1
79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75 1
80 北京化工大学 65 1
81 武汉理工大学 65 1
82 广州医科大学 60 1
8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0 1
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60 1
总计 30405.2 187

 

五、2018年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详细列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金额(万元)
湿地岸边带新型微生物氮循环过程的发生机制、热区分布及氧化亚氮减排的环境效应 祝贵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90
肠道代谢产物在神经炎症性疾病中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 朱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0
基于局部流场修正的空化湍流场建模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朱兵 上海理工大学 100
鞘磷脂代谢调控胰岛素分泌过程细胞器互作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 周红文 南京医科大学 81
肠道ILC3细胞PD-1表达及其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钟超 北京大学 60
滨海湿地中光合固氮细菌驱动的碳元素循环机制 郑艳宁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0
拓扑保护连续束缚光子态新光场调控机理与高性能激光研究 郑婉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350
脾脏微环境对肿瘤诱导髓系细胞生成和免疫特性的调控与机制 郑利民 中山大学 300
脂肪组织与肠道系统的“时空对话”调控糖代谢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郑竞业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75
超短阿秒脉冲产生和电子空穴动力学的多谱段探测 赵增秀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390
CD36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机制的研究 赵同金 厦门大学 78
动态非结构环境下超冗余机械臂自主运动规划研究 赵京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65
肺泡驻留流感病毒特异性CD4 T细胞来源、稳态维持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赵金存 广州医科大学 60
转录因子ChREBP调节果糖代谢的感应机制及其病理作用研究 章卫平 天津医科大学 285
海洋细菌驱动重要有机氮氧化三甲胺(TMA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生化过程与分子机制 张玉忠 山东大学 280
基于深度学习的湍流特征量分析与建模 张宇飞 清华大学 100
基于光学微纳结构奇异点的光场手征特性调控及分子手性探测 张向东 北京理工大学 350
基于囚禁离子的转动与振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研究 张翔 中国人民大学 80
适应复杂地形的军用负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机构设计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 张武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5
基于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量子磁力计 张文献 武汉大学 80
面向翼型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湍流建模方法研究 张伟伟 西北工业大学 99
新型宽场超分辨及超高速光学显微成像基础研究与应用 张诗按 华东师范大学 390
核受体DAF-12调控热敏型脂滴融合的机理研究 张少兵 首都师范大学 80
多能干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的代谢调控 张进 浙江大学 77
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新型光场产生、调控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 张家森 北京大学 80
基于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脑控机器人手臂研究 张定国 上海交通大学 65
核膜与内质网、线粒体互作及功能研究 张传茂 北京大学 285
近海与河口MGII古菌的碳代谢机制及其群落互作关系的研究 张传伦 南方科技大学 280
肝脏驻留γδT细胞的区域免疫可视化与细胞亚群全景图谱研究 张彩 山东大学 300
蓝细菌噬菌体的昼夜侵染节律对海洋碳循环的驱动机制 曾庆璐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98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新亚群鉴定、发育来源及功能研究 袁正宏 复旦大学 282
介观光波导的非线性光学及光力特性研究 虞华康 华南理工大学 80
拟南芥叶绿体与线粒体间信号交流参与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余泓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95
基于极小作用方法和高精度算法的湍流生成机理研究 于海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7
Extended Synaptotagmins在内质网与细胞质膜互作中的机制研究 于海佳 南京师范大学 92
乙醛脱氢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 尹慧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5
纤维阵列驱动刚柔软机械臂的变刚度驱动机理与实验研究 尹海斌 武汉理工大学 65
ACAP4调控管状囊泡-细胞质膜动态互作的新机制 姚雪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8
mTORC2介导的内质网-线粒体互作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杨中州 南京大学 99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磁共振的光场调控研究 杨志林 厦门大学 80
基于高性能遗传编码荧光探针的中心碳代谢活细胞成像与时空动态分析 杨弋 华东理工大学 275
带水平剪切的双扩散对流流动结构及输运特性 杨延涛 北京大学 100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GDH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 杨巍维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6
肠道微生态与肠免疫自身调控网络研究 杨荣存 南开大学 260
亚热带河流水库浮游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其碳氮循环耦合机制与效应 杨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80
基于飞秒光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载流子动力学多维度研究 杨宏 北京大学 80
新型化学生物学工具的建立并应用于细胞自噬小体与其他细胞器互作网络的绘制 杨爱民 重庆大学 90
RNA m6A修饰调控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严冬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6
印度洋热液区赤杆菌水体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碳代谢特点研究 许学伟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80
指导专家组调研和学术交流会组织费用 许宁生 复旦大学 400
微生物电网驱动河流异质性沉积物中长距离氮硫元素循环机制 许玫英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290
Cide缺失的脂肪细胞中脂滴及其互作细胞器协同调控脂分解代谢的机制研究 徐俐 清华大学 94
基于非平衡气体动理学的时间松弛湍流建模 徐昆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100
涡扇发动机中湍流特性及宽频噪生产生机理的数值研究 徐辉 上海交通大学 96
可片上集成的突破衍射极限光场的产生与传输 徐红星 武汉大学 390
基于拉格朗日加速度测量的湍流压力场统计特性研究 徐海涛 清华大学 99
面向太空望远镜在轨组装的空间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谢宗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80
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栅的流动损失机理和控制方法 肖左利 北京大学 100
凹腔诱发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理及气动加热研究 肖志祥 清华大学 100
钙钛矿受限量子体系相干动力学的多维电子光谱研究 肖敏 南京大学 80
氟化镁分子的磁光囚禁及其在质子-电子的质量比常数精密测量上的应用 夏勇 华东师范大学 80
MCL-1蛋白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夏宏光 浙江大学 96
基于扭摆的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检验质量磁性干扰及磁性测量的研究 吴书朝 华中科技大学 80
面向柔性电路板装配的协作机器人拖动演示编程研究 吴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 65
?鱼仿生机器人游动-吸附-脱附机理、制造与控制关键技术 文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5
调控超快光场的相干合成及驱动产生阿秒脉冲的研究 魏志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90
线粒体与内质网互作在生殖细胞发育中的建立、维持及其机制研究 王媛 华东师范大学 89
内质网至高尔基体运输网络在神经发育中的重要功能及机制研究 王雅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4
结合矢量光束与电子隧穿方法构建纳米尺度局域光场及其调控物理研究 王笑 湖南大学 80
面向下肢康复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双向感知增强人机交互方法 王卫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5
肠道菌群-代谢物-免疫轴调节糖脂代谢稳态作用 王卫庆 上海交通大学 293
心肌细胞横管-肌质网-线粒体五膜耦联与兴奋-钙信号-代谢调控轴 王世强 北京大学 279
角化细胞中FXYD3对皮肤炎症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王青青 浙江大学 60
水圈碳循环原驱动力——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原位无损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80
植物内质网-质膜连接点与VAP27蛋白所调控的细胞自噬机制对生物胁迫的响应 王鹏蔚 华中农业大学 92
含离散物质两相壁湍流中的湍流结构和流动阻力调控机理研究 王连平 南方科技大学 400
基于贵金属纳米孔/单层二维材料复合超构表面的二次谐波多维度调控 王凯 华中科技大学 80
肠-肝轴调控糖脂代谢中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各自作用 王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1
COPII衣被蛋白Sec24磷酸化调控COPII囊泡-自噬隔离膜互作和自噬体形成的机制 王娟 北京工业大学 82
壁面几何形状对湍流边界层湍流/非湍流界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晋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0
典型气候带湖泊微生物群落形成机制及其与碳循环的耦合 王建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00
高能量密度下汇聚几何界面失稳诱导的转捩和湍流混合机理研究 田保林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400
肝脏不同解剖区域巨噬细胞功能异质性的调控网络研究 唐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60
基于光波导的光场调控及其在微流传感中的应用 谭杨 山东大学 80
人机共融多模态传感软体操作理论与应用 孙富春 清华大学 280
封闭湍流系统中粗糙壁面对湍流结构生成演化及输运的影响研究 孙超 清华大学 420
面向大尺寸、高精密光学元件装配的人-机器人协作方法研究 苏建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5
线粒体内外膜接触调控线粒体与内质网互作研究 宋质银 武汉大学 96
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 宋保亮 武汉大学 260
不可压缩壁面剪切流动中层流-湍流界面处湍流生成和扩展机制研究 宋保方 天津大学 94
基于石墨烯辅助的耦合微腔系统中宇称时间对称性及其应用研究 施雷 华中科技大学 80
下丘脑BDNF信号与代谢疾病 沈伟 上海科技大学 75
海洋细菌对烃类物质的细胞感应、跨膜转运与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邵宗泽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20
云空化汽液两相湍流的建模及其时空演化机理研究 邵雪明 浙江大学 420
微纳金属结构矢量光场变换及在光学模拟计算中的应用 阮智超 浙江大学 79
内质网与自噬溶酶体互作的分子机制 荣岳光 华中科技大学 84
仿生拉压体双足机器人原理与关键技术 任雷 吉林大学 280
微丝骨架调节植物细胞分泌囊泡与质膜融合机制的研究 任海云 北京师范大学 279
基于超表面嵌入结构的高效偏振GaN基LED研究 任芳芳 南京大学 80
病理损伤修复中肺脏和肠道区域免疫特性对比分析及潜在功能关联分析 钱友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00
长波中红外(8微米)周期量级超快光场的产生与操控技术研究 钱列加 上海交通大学 350
染色质重塑因子BAF60s介导的糖脂代谢重塑在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孟卓贤 浙江大学 85
强场驱动下量子材料的阿秒动力学 孟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0
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NG80-2的厌氧解烃机制研究 马挺 南开大学 70
肺脏γδ T细胞的区域免疫特性及其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吕力为 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 300
典型空化状态下空化与湍流的相互作用机制 罗先武 清华大学 100
指导专家组项目调研和组织学术交流会费用 罗俊 中山大学 350
芯片上金属纳米颗粒-光子晶体复合微腔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路翠翠 北京理工大学 80
生命早期饥饿与成年饱食“两次打击”导致机体糖脂代谢感应网络重塑的机制研究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 76
基于高品质单光子和多光子纠缠的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精密测量技术 陆朝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30
基于大规模队列揭示血脂基因MCU和EEPD1在糖脂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 鲁向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78
近海与河口透光层半导体矿物协同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循环的机制研究 鲁安怀 北京大学 290
青藏高原冰尘微生物介导的碳代谢及环境效应 刘勇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20
内质网应激感应分子IRE1α的代谢性激活在代谢稳态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 刘勇 武汉大学 309
细胞器互作调控线粒体应激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病理功能 刘颖 北京大学 286
应用海森结构光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研究靶向溶酶体的线粒体衍生囊泡的发生机制 刘彦梅 北京大学 91
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与比对研究 刘涛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430
面向共融机器人的三维视觉显著度计算与人机自然交互 刘琼 华中科技大学 65
脂质储存与代谢细胞器-脂滴的进化研究 刘平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71
MAM蛋白FUNDC2调控线粒体自噬和动态的研究 刘垒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98
Ubr3调控的新型肝分泌因子在调节糖脂代谢网络中的作用及机制 刘军力 上海交通大学 82
室内服务机器人多维度情景理解与行为优化方法研究 刘景泰 南开大学 65
梢隙涡空化初生的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刘建华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109
若干纳微结构在超快光场中的电子动力学理论研究 刘爱华 吉林大学 80
基于细胞器的AMPK的区域化调控与代谢稳态调控 林圣彩 厦门大学 303
超快局域等离激元动力学演化的高时空分辨研究 林景全 长春理工大学 80
由湍动导致纳米颗粒数密度增减和扩散的两相湍流研究 林建忠 浙江大学 95
用于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高精度皮瓦级弱光锁相控制研究 梁浴榕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0
LET-767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脂代谢的分子机理研究 梁斌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81
肝硬化脾-肝区域免疫中脾脏单核-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及分子调控 李宗芳 西安交通大学 300
可压缩湍流高精度数值研究 李新亮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00
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多参数联合测量 李小英 天津大学 410
富营养化淡水湖泊中蓝藻-附生微生物群体的碳氮循环潜力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李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80
基于超构表面设计的集成显微成像研究 李涛 南京大学 350
IDH1突变体通过重塑糖脂代谢促进肿瘤发生的机理 李勤喜 厦门大学 75
激波与湍流小尺度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李启兵 清华大学 100
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介导的关键氮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李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80
结构表面波的构建、表征及光力效应研究 李鹏 西北工业大学 80
近海沉积物中阿斯加德(Asgard)古菌的碳代谢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李猛 深圳大学 100
长期锻炼作用下早期生长因子Egr-1介导骨骼肌细胞糖脂代谢模式变化及分泌以调控脂肪细胞脂质积累的机制研究 李朝军 南京大学 79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感器物理机理和应用研究 金崇君 中山大学 86
植物细胞器动态互作网络的建立:EXPO分泌体,自噬体和液泡 姜里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281
酸性矿山排水中微生物硫氧化驱动的地球元素循环过程及机制 姜成英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90
脆弱拟杆菌-胆汁酸GUDCA-肠FXR代谢轴在二甲双胍降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姜长涛 北京大学 87
深渊环境中温和型病毒对微生物宿主碳氮源代谢的影响研究 蹇华哗 上海交通大学 80
TBC1d23调节细胞器互作及突变引起脑桥小脑发育不全的机制研究 贾大 四川大学 89
哺乳动物VPS13D在内质网-线粒体接触位点维持中的功能研究 季维克 华中科技大学 80
基于湍流结构的泵喷推进系统流动噪声关键物理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 黄迅 北京大学 400
开放式空间刚-柔智能群体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黄攀峰 西北工业大学 280
雪藻驱动极地碳循环及适应低温和高辐射的机制 黄开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90
线粒体GEF蛋白WBSCR16调控线粒体之间及线粒体与其它细胞器之间互作机制及功能的研究 黄国瑞 上海交通大学 93
内质网相关细胞器互作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的机制与功能研究 胡俊杰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69
异构仓储物流机器人集群自主作业研究 胡标 北京化工大学 65
云南腾冲热泉化能自养微生物碳源和固碳速率研究 侯卫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0
肝脏枯否细胞活化及其介导肝脏炎症的调控机制 侯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0
河口-近海低氧区微生物不完全反硝化过程介导的N2O产生与释放机制 洪义国 广州大学 80
好氧甲烷氧化菌对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代谢特性及其在湖泊水体硫循环中的作用 何若 浙江大学 80
电磁超表面的角度色散调控光场的原理及应用研究 何琼 复旦大学 80
线粒体与Weible-Palade小体互作调控其生物发生的作用机制 郝振华 首都医科大学 87
应激过程细胞器应答与互作成像分析新策略 韩守法 厦门大学 92
多无人机以及人-多机协调合作方法研究与验证 韩建达 南开大学 280
人体组织器官区域免疫图谱的绘制 郭国骥 浙江大学 298
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系统互作和稳态维持 葛亮 清华大学 95
肉芽肿形成的肺部区域免疫特征及调控机制研究 戈宝学 同济大学 300
陆海关键带(地上、地下河口)氮过程 高树基 厦门大学 290
线粒体蛋白质稳态控制在骨骼肌-脂肪间代谢交流中的功能机制研究 甘振继 南京大学 83
拟南芥Rab-H1b在细胞极性生长过程中介导高尔基体与质膜互作的机制研究 傅缨 中国农业大学 96
海洋微生物通过“海油雪”聚集物促进泄漏石油风化的研究 付杰 复旦大学 80
超/亚声速射流噪声的机理研究和数值计算 方一红 天津大学 100
柔性微纳米机器人多模态变体关键技术研究 段慧玲 北京大学 220
波浪表面拟分层效应下海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和通量输运相关性的研究 董宇红 上海大学 100
开发细胞内融合基因技术解析海底硫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菌群多样性 邓晔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0
量子光场与高频光机械振子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精密测量应用研究 邓光伟 电子科技大学 80
基于单细胞拉曼-15N2稳定同位素标记解析水圈固氮微生物及其固氮活性 崔丽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80
基于记忆模型的机器人共融导航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 陈宗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5
指导专家组调研、组织学术交流与项目实施 陈志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15.2
基于光场调控深亚波长结构集成的二维材料光电耦合增强机理与探测应用 陈效双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350
基于远场超分辨成像的纳米光场探测 陈向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0
肝脏线粒体载体蛋白SLC25A47在产热和脂质代谢中的调控机制 陈立功 清华大学 87
超小片上激光的设计与操控 陈建军 北京大学 85
若尔盖退化泥炭地甲烷厌氧氧化潜势及其功能微生物对氮沉降响应研究 陈槐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0
PITP缺失的肝脏细胞中脂肪酸代谢流的时空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陈丰荣 复旦大学 82
内质网与反式高尔基体网络动态相互作用调控葡糖神经酰胺转运的分子机制 曹新旺 安徽医科大学 98
光场调控二维固体材料产生高次谐波的理论研究 卞学滨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0
金属还原地杆细菌到巴氏甲烷八叠球古菌种间电子直接传导的分子机理 LIANG SHI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90
果蝇中ER-Golgi界面的遗传、细胞和分子表征 Jose Pastor 清华大学 284
内质网驻留蛋白ZDHHC11介导的ATGL棕榈酰化修饰调控脂滴代谢的机制研究 Dante Neculai 浙江大学 85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12月15日00:16: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23422.html
2020年专项项目名单公布(134项,9479万元) 科研资讯

2020年专项项目名单公布(134项,9479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查询系统公布了2020年专项项目立项名单。 一、2020年专项项目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示,本年度专项项目共立项134项,来自68个单位,总金额9479万元。 二、2...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11项目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科研资讯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11项目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申请2020年项目评审结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共计11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9项。与此同时,实验室7名双聘研究员获得国家杰出...
多所学校官宣!各大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据出炉 科研资讯

多所学校官宣!各大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据出炉

摘要:近期,部分高校陆续公布了本校2020年自科基金获批情况,多所高校在自科基金资助率连年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获批数量的逆势增长,成果喜人。 9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