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到2018年)

2019年1月22日00:01:41陈嘉庚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到2018年)已关闭评论3,715 views 3081字阅读10分16秒

陈嘉庚科学奖简介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对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它的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的宗旨是:奖励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国优秀科学家,以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金会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银行、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代表和热心于科技事业的社会知名人士组成。

陈嘉庚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到2018年)

奖项:目前共设六个奖项: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奖项每次评选一项,获奖人数一般为一人,最多不超过三人。如无符合标准的项目,可以缺项。

推荐与评审:只接受专家(教授、研究员)推荐,不受理个人申请。各奖项分别设立评奖委员会,负责陈嘉庚科学奖的初选与评审工作。

颁奖:陈嘉庚科学奖一般于公历双年份颁奖,每个奖项奖金100万元人民币,同时颁发荣誉奖章和证书。

影响:陈嘉庚奖1988年设立以来共组织了15次评奖、颁奖工作,共有96位我国优秀的科学家获此殊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和张存浩等都曾先后获得过陈嘉庚奖。

数据分析统计

陈嘉庚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到2018年)

陈嘉庚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到2018年)

历届获奖名单

注:物质科学奖合并到数理科学奖,农业科学奖和医药科学奖合并到生命科学奖,信息科学奖合并到信息技术科学奖

序号 姓名 单位 奖项 年度
1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2018
2 包信和 中国科技大学 化学科学奖 2018
3 李家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命科学奖 2018
4 戴金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地球科学奖 2018
5 徐宗本 西安(国际)数学与数学技术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奖 2018
6 吴一戎 中科院电子所 信息技术科学奖 2018
7 田永君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技术科学奖 2018
8 沈保根、胡凤霞、孙继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技术科学奖 2018
9 周向宇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数理科学奖 2016
10 曹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命科学奖 2016
11 王恩哥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数理科学奖 2014
12 林国强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科学奖 2014
13 徐国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2014
14 吴国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奖 2014
15 尤肖虎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技术科学奖 2014
16 薛其坤 清华大学理学院 数理科学奖 2012
17 朱道本 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奖 2012
18 汤钊猷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生命科学奖 2012
19 杨学军 防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奖 2012
20 白以龙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 数理科学奖 2010
21 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化学科学奖 2010
22 裴钢 同济大学 生命科学奖 2010
23 李德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地球科学奖 2010
24 吴良镛 清华大学建筑系 技术科学奖 2010
25 彭实戈 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2008
26 侯建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科学奖 2008
27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地球科学奖 2008
28 范海福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2006
29 饶子和 南开大学 生命科学奖 2006
30 涂传诒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奖 2006
31 王小云 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清华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奖 2006
32 冯端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数理科学奖 1999
33 张存浩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化学科学奖 1999
34 张香桐 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9
35 陈述彭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地球科学奖 1999
36 赵国藩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科学奖 1999
37 刘盛纲 电子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奖 1999
38 谢华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生命科学奖 1999
39 王正国 重庆市交通医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9
40 杨乐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97
41 黄维垣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奖 1997
42 沈善炯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7
43 王之卓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奖 1997
44 钱令希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科学奖 1997
45 李志坚 清华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奖 1997
46 娄成后 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7
47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7
48 黄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95
49 梁树权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奖 1995
50 汤佩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5
51 叶笃正 大气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5
52 李国豪 同济大学 技术科学奖 1995
53 杨嘉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奖 1995
54 张福绥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5
55 姜泗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生命科学奖 1995
56 吴文俊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93
57 唐敖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化学科学奖 1993
58 黄汲清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科学奖 1993
59 郑哲敏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技术科学奖 1993
60 石元春 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奖 1993
61 朱兆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3
62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 生命科学奖 1993
63 汪猷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1
64 汪恩壁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1
65 王德宝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1
66 纪少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石油公司 地球科学奖 1991
67 曹景忠 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地球科学奖 1991
68 马在田 上海同济大学 地球科学奖 1991
69 邓洪 广西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1
70 王培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生命科学奖 1991
71 曾毅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生命科学奖 1991
72 郑民 英国利物浦大学 技术科学奖 1990
73 陈堃銶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技术科学奖 1990
74 王选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技术科学奖 1990
75 徐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第五研究室 生命科学奖 1990
76 沈荣显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90
77 王元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数理科学奖 1990
78 华罗庚 中国科学院、中国民主同盟、 数理科学奖 1990
79 邹承鲁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 生命科学奖 1989
80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地球科学奖 1989
81 孙鸿烈 国际科学联合会、国际山地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地球科学奖 1989
82 王元萼 协和医院妇产科 生命科学奖 1989
83 吴葆桢 北京协和医院 生命科学奖 1989
84 宋鸿钊 北平协和医学院 生命科学奖 1989
85 余文炎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上海光机所 技术科学奖 1988
86 范滇元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技术科学奖 1988
87 邓锡铭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技术科学奖 1988
88 薛文江 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 生命科学奖 1988
89 陈漱阳 西北植物研究所植物遗传研究室 生命科学奖 1988
90 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生命科学奖 1988
91 江爱栋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88
92 吴柏昌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88
93 陈创天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88
94 赵忠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奖 1988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月22日00:01: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24322.html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至2018年) 人才奖励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历届获奖名单(更新至2018年)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简介 2010年,考虑到国际上对青年奖的重视以及我国目前青年奖的设置数量和水平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状况,为了激励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事业,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又新设立了陈...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