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HEPS-TF)国家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此次验收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由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
中科院条财局局长郑晓年主持会议,介绍了HEPS-TF工程背景和验收会安排。HEPS-TF工程国家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高校、中科院相关部门和单位等的27名专家组成。中科院院士陈佳洱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
验收会上,HEPS-TF工程经理、高能所副所长秦庆作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介绍了项目概况、工程实施情况、技术创新和专业组验收情况。工艺、财务、设备、档案专业验收组组长分别宣读了专业组验收意见。验收委员会经过听取报告和现场考察,同意工艺、财务、设备、档案专业组验收意见,一致认为:项目承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努力进取,积极创新,在加速器、光束线和实验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验收委员会认为,承建单位按期、全面、优质地完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加速器、光束线和实验站的各项建设任务,验证了先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了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我国建设先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一致同意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郑晓年祝贺HEPS-TF成为首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感谢工程人员的辛苦付出,希望高能所再接再厉,抓紧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在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HEPS,继续按指标、优质地完成HEPS建设任务,尽早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平台。
高能所长王贻芳对与会专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国家验收是HEPS-TF工程圆满结束和2019年即将开工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建设的重要节点,高能所将全力以赴建设国际先进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科塔学术收集有关设施信息(来源于人民日报、新华网、科技日报等):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工程(HEPS-TF)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作为法人单位、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共建单位承担建设,设加速器、光束线站和工程材料3个分总体(23个系统),总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2018年9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这一科学工程项目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涉及的主要科学和技术有:微波技术、超导高频技术、超导磁铁技术、超高真空技术、机械加工工艺、计算机网络、快速电子学、大功率电源、X射线光学和探测、先进自动控制技术等。
在HEPS-TF项目研究中,科研人员做出一系列创新成果,比如国内首次成功研制了超高梯度(80T/m)四极铁、大间隙高场强(2.6T)超导扭摆器和纳秒级快脉冲冲击器系统;自主研制了与进口设备性能相当的300A高精度电流传感器和数字束流位置测量电子学系统;成功研制了国际上首个166MHz加速电子的1/4波长超导原型腔;突破了超高温、大载荷、大变形和多环境因素耦合等原位环境与同步辐射实验技术集成的瓶颈;另外,自主设计研制的二维X射线像素阵列探测器是我国高端X射线探测器研制的重要突破。正因此,验收专家组认为,HEPS-TF项目的完成“为我国建设先进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世界亮度最高的同步辐射光源拟于2019年年中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开工建设,建设周期6.5年。该光源将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平台。目前大陆已有3个同步辐射光源:借助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伴生的同步辐射装置、合肥光源、上海光源。它们代表我国三代光源的技术水平,三代之间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作为发光光源的电子束斑尺寸和电子发散程度。该光源为第四代光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光源,主要特点:亮度比第三代光源高出两个数量级(百倍),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材料的内部结构,这对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