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简称“广目专项”)已经于2018年2月12日正式启动,执行周期为五年,牵头单位为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筹)。
专项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将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成为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全景展示和动态推演“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态势,实现对全景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评价与决策支持;探索形成大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发现新范式,力求在资源环境、海洋、三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专项由来自国内外129家机构、达1200余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研究工作:
- 构建全球领先的地球大数据基础设施
突破大数据与与云计算技术和数据开放共享的瓶颈问题,实现资源、环境、生物、生态、海洋、大气等领域分散的数据、模型与服务等的汇聚、集成与优化整合,建设开放式、国际领先的地球大数据服务平台。
- 形成国际一流的地球大数据学科驱动平台
探索大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发现新范式,示范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重大突破。
- 构建服务政府高层的决策支持平台
全景展示和动态推演“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态势,实现对全景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评价与决策支持等。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总体框架图(图片来自CASEarth官网)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简称空天院)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于2017年7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空天院的成立,是中国科学院党组顺应党中央对科技机构改革的总要求、深化四类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空天院以成为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力量,引领我国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总体目标。在空天信息领域承担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和系统性重大任务,提出并组织国家空天领域重大科技计划,建设和运行国家相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获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成果。
专项负责人:
郭华东
项目执行时间:
2018年1月--2022年12月
参与单位: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西北研究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自动化研究所
文献情报中心
......
项目设置:
- CASEarth小卫星
- 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 数字“一带一路”
- 全景美丽中国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
- 三维信息海洋
- 时空三极环境
- 数字地球科学平台
- CASEarth科学工程总体
专项总体组:
由专项首席科学家领衔,具体负责专项的协调组织实施和总体集成,人财物资源合理配置。
组长:郭华东
成员:马克平、葛全胜、朱江、迟学斌、张兵、李超伦、李新、马竣才、纪力强、陈宏宇
以上信息由科塔学术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