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献华:让科技资源在“共享”中实现倍增

2019年5月6日21:38:21来源:中国科学报包献华:让科技资源在“共享”中实现倍增已关闭评论2,006 views 1938字阅读6分27秒

科技资源配置和管理不顺,是科技体制改革的“硬骨头”之一。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则是科技资源最核心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注意发挥科技资源的外溢效应,通过政府规划推动、市场运行,整合配置科技资源,起到“四两拨千斤”和倍增效应。

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规模质量、共享水平和服务效益不断提升,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越发显著。

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科技资源建设管理的文件,全社会资源共享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其中,《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等政策颁布实施,28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93个,15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制定了1900多项开放制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科技部、财政部对近千家单位的科研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打造了28大类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设施和观测网络、科学数据中心、文献中心和科技资源库馆,进一步夯实国家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建设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和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服务的全链条管理。组建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科技资源管理方面发布了14项国家标准,初步构建了跨部门、跨地方、多层次的科技资源网络服务体系。

持续对公益性的共享服务平台开展绩效考核,累计发放后补助经费近17亿元。全国20多个省份为企业和创业团队发放了科技创新券,累计超过13亿元,引导科技资源服务创新创业,为企业节约仪器购置等数十亿元研发成本。

近5年来,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先后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覆盖了物理、地球、生物、材料、水利等20多个一级学科。

同时,科研仪器设备规模翻番,高水平院校的科研装备水平处于国际前列。科研仪器设备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底,高校院所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量预计近10万台套,原值总和将超过1400亿元,是十八大前的2倍多。

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的建设与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带来科学数据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中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保藏数量增长显著。汤森路透数字引文索引数据库中,中国数据资源年均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

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运行机制,我国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了前沿科学探索和技术突破。许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立了国内外专家参与的理事会制度,执行开放透明的预约收费制度,与全球一流团队合作开展前沿研究,成为重大创新的策源地。依托设施开展了量子通信、蛋白质研究、磁约束核聚变、宇宙结构起源、个性化药物研制等国际顶尖水平科研工作,支撑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型客机研制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推动我国高能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结构生物学等领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过去,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水平有限,重复购置等现象较为突出。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共享,全国3800多家单位共计5.8万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国家科研设施仪器网络管理平台。70%以上的高校院所建成了仪器管理服务平台。大型科研仪器开放数量由3.3万台增长至6.3万台。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持续开展大型科研仪器购置必要性评议,累计核减重复购置经费达140多亿元,从源头避免了资源重复配置

28大类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了海量的科学数据和种质、标本资源,形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和科技资源库馆。如国家材料腐蚀野外观测平台为“天宫二号”、未来空间站以及大飞机的选材、设计与服役安全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腐蚀环境数据。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将人口健康科学数据、科技成果、医疗技术推送到27个省份的1620个医院、乡镇村卫生院以及社区医学服务站,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业蓬勃发展,科技资源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上海牵翼网整合了1400家实验室2万台套科研仪器,打造“互联网+创新服务”的电商平台,实现了“检索、咨询、物流、评价、创新券补贴”全流程在线交易,收入突破2亿元。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未来,我国将通过更多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合理配置、开放共享,不断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全社会创新能力。

(作者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中国科学报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5月6日21:38: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28726.html
科技资源描述模型和建立方法研究 学术文献

科技资源描述模型和建立方法研究

顾复 刘杨圣彦 顾新建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 摘要: 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的关键途径,需要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创新。科技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技资源的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科...
科技资源共享的需求、内容、方法体系框架 学术文献

科技资源共享的需求、内容、方法体系框架

顾新建 杨青海 顾复 代风 纪杨建 浙江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摘要: 建立科技资源需求、内容、方法体系框架,包括(1)科技资源共享需求体系,主要是高端化、个性化、...
科技资源及其分类体系研究 学术文献

科技资源及其分类体系研究

董明涛 孙研 王斌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贸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 摘要: 正确把握科技资源的内涵并构建起系统的分类体系, 有利于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也是提高科技资源共享效率的有效手...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