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统计报告汇编系列推荐
科技统计报告汇编之五期 |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统计分析
科技统计报告汇编之八期 | 我国政府研究机构R&D活动统计分析
科技统计报告汇编之十二期 | 重庆市科研机构R&D经费投入统计分析
科技统计报告汇编之十三期 | 浙江省高校和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统计分析
科技统计报告汇编之十四期 | 河北省2018年前三季度科技创新形势分析
编者按
科技统计报告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力求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为各级科技管理与决策咨询部门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和可靠的决策依据。4月1日起@锐科技推出《科技统计报告汇编》栏目。《科技统计报告汇编》是根据2018年发布的最新科技统计数据撰写编辑而成。报告的内容涉及我国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和产出等主要指标,包括企业、高等学校和政府研究机构的研发活动统计分析,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国家高新区、技术市场等专项统计分析,以及部分省市研发活动状况统计分析。《科技统计报告汇编》共14期,今天推出第2期——《我国R&D经费投入特征分析》。
2017年,我国R&D经费总量达到17606.1亿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5%,比2016年上升了0.0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为13660.2亿元,占全社会R&D经费的77.6%。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8383.6亿元,占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4.13%。
一、我国R&D经费投入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2017年,我国R&D经费总量为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亿元,增长12.3%;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604.1亿美元,排名继续保持世界第2位。
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5%,比上年提升了0.03个百分点,比2010年上升0.44个百分点。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连续四年超过2%,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
从国际上看,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超过欧盟28国平均1.96%的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水平,但与部分发达国家2.5%—4%的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总体上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状况。
从R&D活动类型看,2017年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为975.5亿元,应用研究经费为1849.2亿元,试验发展经费为14781.4亿元,占R&D经费比重分别为5.5%、10.5%和84.0%。
从各执行部门R&D经费的活动类型分布可以看出其R&D活动的特点。2017年研究机构R&D经费中的15.8%用于基础研究领域,28.7%用于应用研究领域,55.5%用于试验发展领域。高等学校的3类活动经费之比约为4∶5∶1;其中,91.2%用于科学研究,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为8.8%。企业的R&D活动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活动,其经费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96.6%,应用研究经费占3.2%,基础研究经费仅占0.2%。
图2 世界主要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比较(2017年)
注: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为2015年数据。
二、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2017年,我国R&D经费中企业R&D经费投入达到13660.2亿元,占全部R&D经费的77.6%。从R&D经费的资金来源构成看,企业仍占主体,为76.5%,政府资金、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三、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去年持平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8383.6亿元,占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4.13%,与上年持平。
2017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3421.4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4962.1亿元,分别占财政科技拨款的40.8%和59.2%;中央财政科技拨款比上年增加4.7%,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比上年增长10.5%。
来源:科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