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计划概述: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2019年10月10日11:08:11来源: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计划概述: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已关闭评论2,496 views 1088字阅读3分37秒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始于1989年,1990年组成全球变化研究行动小组,是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之一,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天体科学和遥感技术、极地科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与网络化技术应用等众多的学科领域。此项目主要研究大气物理、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学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地球系统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跨部门、多国参与研究,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区域尺度和全球模式研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它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分计划组成,即全球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和生物多样性计划。目前,研究热点包括:大气组成、生态系统变化、全球碳循环、全球人文、气候多样性和变化、全球水循环等。

全球变化研究为全世界带来可观的效益,地球环境的自然波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科学数据可以指导合理利用水、食物、网络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决策依据。

中国是全球变化国际研究计划的发起者之一,叶笃正教授对WCRP和IGBP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全球变化研究,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全球变化研究,不少学者在国际全球变化有关科学委员会中任职,对相应计划的制定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学术思想和科学建议,如季风驱动生态系统、气候敏感带以及青藏高原上空作为东亚对流层-平原层物质输送通道的可能性和东亚全球变化研究中心的建立等。

自1985-1998年,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国家地质矿产部等部门设立的各类全球变化研究重大项目共91项,总投资达3.2亿元。在全球变化研究的19个核心计划中,中国参加了16个,占总数的84%。在核心计划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目前以我为主的仅有3项,即北极-赤道-南极断面计划(PEP-Ⅱ)项目负责;季风驱动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其机理研究,并建立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TEACOM);长期生态模拟项目研究。其余计划项目大多结合中国资源环境生态特点独立实施或参与国际合作。至于生物多样性计划,我国以独立研究为主,国际合作研究参与度较小。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组织网址包括:

美国基金会(NSF) http://www.nsf.gov

美国全变化研究计划(USGCRP) http://www.usgcrp.gov

全球变化数据和信息中心(GCDIS) http://www.globalchange.gov

欧洲基金会(ESF) http://www.esf.org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中国科学院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10月10日11:08: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0429.html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人类表型组计划’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又一战略制高点。‘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开展,将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密码所需的关键信息。“人类表型组计划”将系统解答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内在机制,将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拟对全球100万人的微生物组进行DNA测序,以发展人体健康个性化测量的大数据技术。大科学计划还将鉴定我们所需要的‘有益细菌’,这些细菌对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等慢性...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是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创新研究与找矿突破科技攻关,发展现代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科学理论。研发高寒环境勘查技术,开展青藏高原岩石圈探测、羌塘盆地立体探测与油气科学钻探。开展东特...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实施的重大国际科技行动。该计划将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全球岩溶环境监测网络,研究和查明全球不同岩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