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国内论证前需获取的背景资料信息及预备工作

2019年10月15日23:02:46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国内论证前需获取的背景资料信息及预备工作已关闭评论2,112 views 5250字阅读17分30秒

一、项目计划的基本属性

(一)判别是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还是国际研究计划

1.国际大科学工程:一般指多国联合出资建造和运行一个新的科学研究装置.科学研究装置所在地即为国际大科学工程的东道国

2.国际研究计划一般分为三类:

(1)由国际组织或多国联合发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研究范围,主要利用国际组织或各国现有的研究设施和研究人员、在国家间或各国科研机构间开展合作的国际研究计划,各国的出资主要支持本国科研机构参与该计划下开展的科研项目

(2)由各国联合出建立基金、科学家自由选题或根据计划的研究范围提出项目申请,通过竟争性评审决定是否提供资助的国际研究计划

(3)以开展联合观测,共享数据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研究计划

(二)判别是各国平等参加的国际项目/计划,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组织主导、多个国家参加的项目/计划

1.各国平等加入的国际项目/计划

2.单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如欧盟)主导,多个国家参与的项目计划

(三)该项目/计划是否已发展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组织或多边合作机制,或各成员方同意发展成为上述组织形式

1.判别是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组织还是多边机制

(1)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同国际组织)一般需要签署国际协定(或条约、协议、宪章、规约)等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明确成员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加入和退出程序;设有总部或秘书处,有固定的雇员和办公地点,固定的预算、会费或捐款;与东道国答署协议享有特权与豁免;通常还在联合国备案

(2)多边合作机制一般指松散的合作机制,虽可能答署合作文件,但通常无法律约東力;一般无固定的雇员和办公地点,由各成员方轮流承担书处的职责;机制框架下开展的活动由各成员方自愿参与、自行出承担;成员加入和退出机制都比较灵活

2.该项目/计划是否已成立或计划成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机构,以联系协调各成员方并执行项目/计划

(四)不同方式参加该项目/计划的可能性

根据该项目/计划的有关协定(或条约、协议,章程、规约等文件)的规定及各成员方的意见,中方是否可以正式成员、观察员、伙伴成员、单个子项目的参与方等不同方式参加该项目/计划?是否已确定相应的加入标准(如承担的预算份额等)及权利义务?还是参加方式,加入标准、权利义务仍需协商谈判确定?

(五)对加入该项目计划的主体的要求

根据该项目/计划的有关协定(或条约、协议,章程,规约等文件)的规定及各成员方的意见,是否确定只允许中方以国家或政府名义加入,还可以科研机构或其他名义加入?

二、项目/计划当前所处阶段及进展状况

(一)该项目/计划是否已完成了相关国际协定(或条约、协议宪章,规约等文件)的谈判?如尚未完成谈判,列举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重点议题”,各方立场、可能的妥协结果并就此准备中方的预案。

1.是否已确定了以不同身份参加该项目/计划,在前期论证、设计预研、谈判和批准、建造、运行或实施各阶段的不同权利义务,特别是涉及经费分摊方案、决策机制(包括投票规则)和组织运行管理
架构、成果收益分配方式等重点议题,

2. 如属国际大科学工程,是否已确定实物贡献部分或其他子项目的分配方案,项目建成后运行阶段的实验机时分配方案,评审和批准科研项目或实验申请的程序和标准,科研和管理岗位分配方案,国际职员招聘、研究人员和实习生选派标准等,还是尚需谈判确定?

3. 如属国际研究计划,是否已确定国际研究计划申请项目资助的资格或额度,项目申请要求,评审和结题验收标准和程序,还是尚需谈判确定?

(二)国际大科学工程

1.设想和倡议阶段:科学家、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就建设新的研究装置及其研究目标提出概念设想(尚未完全成形),开展概念设计,倡议联合出资并开展国际合作

2.学术论证阶段:国际学术界就该设想开展讨论,完善或完成概念设计,明确其科学目标和工程技术指标,论证其重要性、必要性、优先程度和紧迫性、可行性、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经济风险管理风险以及风险防范方法,评估不同的方案和选址

3.设计预研阶段:包括完成概念设计和详细的工程设计,赤结项目的科学目标和工程技术指标对关健技术和部件进行预研和试制

4.谈判和批准阶段:通过谈判确定项目的运行模式,各成员方就项目的存续时间、参加的资格和条件、预算投入分擁及支出分配权利义务、各自承担的任务、决策机制、组织运行管理架构等开展正式谈判,制订各类规则,最终签署协议,谈判达成协议后各成员方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协议生效

5.建设阶段

6.运行阶段:装置建成后开始运行和做试验

7.改造升级阶段:对装置改建扩建,提升其性能

8.退役阶段:废弃,拆除、封存该大科学装置,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国际研究计划

1.设想和倡议阶段:科学家、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就某一研究目标或领城启动国际研究计划提出概念设想(尚未完全成形),提出初步方案,倡议联合出资并开展国际合作

2.学术论证和方案设计阶段:国际学术界就该设想开展讨论并论证其重要性、必要性、优先程度和紧迫性、可行性;明确研究目标和领城,完善并完成计划方案(包括各国间的合作)并开展评估

3.谈判和批准阶段”:通过谈判确定该计划的运行模式,各成员方就计划的存续时间、参加的资格和条件、经费和任务分,权利义务、决策机制、组织运行管理架构、项目评审和结题验收标准等开展正式谈判,制订规则,最终签署协议,谈判达成协议后各成员方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协议生效。

4.实施阶段:筹集资金,启动合作项目;或建立基金,开始受理项目资助申请,对项目开展评审、拨款、结题验收等工作;或开始布设观测站点,启动观测和数据共享

三、项目计划的决策机制和组织运行管理架构

(一)各方如以相同或不同身份参加该项目/计划,是否已确定了在前期论证、设计预研、谈判和批准、建造、运行或实施各阶段的决策机制(包括投票规则)和组织运行管理架构,还是尚需协商谈判

1.了解项目/计划的决策机制是否与各方参加的身份(如正式成员、观察员、伙伴成员、单个子项目的参与方等)、出资份飘、参加时间先后等因素挂钩

2.了解项目/计划的日常组织运行管理架构,特别是各成员方如何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发挥作用

(二)如各方已确定了决策机制和组织运行管理架构,中方是需在正式参加该项目/计划前明确接受,还是在商谈参加的过程中可进步就此开展谈判并可能做出修改?

四、项目计划的预算和资金筹措等方式

(一)国际大科学工程

1. 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政府全额投入,或引导社会市场力量积极参与

2. 预计项目总投入,在设计预研、建设、运行、退役等阶段及各财政年度的资金投入

3.以不同身份如正式成员、观察员、伙伴成员等参加项目,所需的不同出资额及占项目总投入的份额。

4.项目预算中,预计不同阶段“0各成员方现金出资贡献( in-cash)和实物贡献(in-kind)的比例和金额,现金出资中属于会费性质的支出及其他现金支出的比例及金额;实物贡献中人(人力资源)和物(仪器设备、部件制造等)投入比例及计价折算金额。

5.实物贡献(包括人和物)的计价方式

6.项目实施中如出现经费缺口,预算经费调整的决策程序及可能的应对处理方案.

(二)国际研究计划。

1.计划的资金筹措方式:政府全额投入,成引导社会市场力量积极参与,

2.计划存续期间的总预算及各财政年度的预算。

3.以不同身份参加该计划,所需的不同出资额及占计划总预算的份额。

4.实物贡献(包括人和物)的计价方式,

5.计划存续期间,如出现经费缺口成需扩大规模增加预算,预算经费调整的决策程序及可能的应对处理方案,

五、了解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或其他出资方、国际学术界对项目/计划的重要性、必要性、优先程度和急迫性、可行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是否已达成一致意见

(一)重要性分析:分析项目/计划的科学目标和工程技术指标,论述预期取得的科学进步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二)必要性分析:为实现项目/计划的科学目标和工程技术指标,是否必须要建造新装置或启动新的国际研究计划、

(三)优先程度和急迫性:项目/计划是否符合国际上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涉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属于各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的共同优先领域;考虑到观测、实验时机等因素,是否应在近期启动

(四)可行性分析:项目/计划经国际学术界前期论证后形成的方案,在科学、工程技术、经济财政(特别是涉及各国的可能出资额度)、项目管理、制造建设能力、时间进度、人力资源、决策机制和组织运行管理架构等各方面是否可行,

(五)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科学、工程技术、政治、财政预算、时间进度,管理,国际合作协调等多方面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六)如属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多个方案,尚未最终确定;如只有一个方案,是否存在选址问题:有哪些国家在竞争东道国,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六、跟踪了解当前参与项目/计划的各方情况包括各方的加入身份,参与程度,已做出的承诺(特别是资金方面)、已经或预计将承担的任务、牵头的政府部门和主要的研究机构、企业等信息

 


1一国出资建立的大型实验装置或启动的研究计划,虽外国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也可申请使用或申请经费资助项目,但仍属于对外开放的国内装置或研究计划,一般不称为国际项目/计划

2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空间站(ISS),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项目,拟议中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

3国际大科学工程的东道国(装置所在地)和总部可能分离,如SKA总部设在英国,装置选址在南非或澳大利亚,东道国可能并非主导该项目的国家.东道国有可能承担多达50%的项目建设费用(如欧盟方面承担ITER约50%的建造经费)

4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发起的国际水文计划(IHP)、政府间海委会(IOC)、人和生物国计划(MAB)国际地质科学计划(IGCP)等:多国发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大洋钻探计划(IODP)国科联(ICSU)等发起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入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生物多样性计划( DIVERSITAS)等

5如原七国集团(G7)框架下发起的人类前沿科学计划( HFSP).

6如全球AGRO实时海洋观测网、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等

7如ITER由欧洲(法国作为东道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作为正式成员(平等伙伴)参与

8如我国发起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美国,俄罗斯、捷克、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答因家和地区提供经费支持并派科学家参加,但其仍是一个以我为主的项目,LHC项目建设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为主加拿大、印度、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作为CERN观察员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对其建设做出了贡献,但非其正式成员。其他案例包括美国能源部头的阿尔法磁谐仪(AMS)欧盟头的欧洲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你利略计划)、欧盟/德国为主建设的反质子和离子研究装置(FAIR),欧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XFEL)等

9包括国际法人(国际组织),或虽以国内法人形式注册,但对外代表该项目/计划的机构,不包括各成员方为参加该项目/计划自行建立国内法人机构

10一般政府间国际组织或多边机制只允许各国以国家或政府名义加入,非政府间组织可能允许科研机构作为成员加入

11作为非发起方,在项目/计划启动谈判或开始建造后加入,很有可能需承认此前各成员方已经达成的协议或谈判中已形成的共识

12如国际直线对撞机(IC)

13项目主导国或东道国通常需要承担项目建造预算的较大份额,并在项目管理、人力投入、工支持、运行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三十米光学一红外宝(TMT)即由美国主导并建在夏威夷,预计美方出资40%以上

14设想和倡议、学术论证、设计预研、谈判阶段很可能在时问上有重叠。如涉及不同方案和选址,通常在学术论证阶段和谈判阶段完成评估并最终确定

15如SKA在2012-2015年的建设准备期即为设计预研阶段。

16国际大科学工程或研究计划的成员方可能包括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各国科研机构等

17设想和倡议、学术论证和方案设计、谈判阶段通常在时间上有重叠

18基础研究类项目/计划多为政府全额投入,社会公益研究类项目/计划可引导社会市场力量,如基金会、企业等积极参与

19国际大科学工程或研究计划一般持续时间长、经费量需求大、许多建设制造任务并无先例可参照,初期估算的经费成本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且多采取固定年份不变价格计算,对经费总需求及年度经费预计具有不确定性,开始建造后很可能需调整经费预算,为此需慎重评估分析以加强对经济风险的控制

20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及各年度,总预算中现金和实物贡献比例变化较大;各成员方在不同阶段、各年度的现金和实物贡献比例也有不同。

21因各国制造成本、人员工资可能差异较大,对实物贡献计算应有统标准

22如气候变化领城的国际研究计划即涉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天文、深空探等领域有观测或发射探测器的时机问题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0月15日23:02: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1146.html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人类表型组计划’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又一战略制高点。‘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开展,将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密码所需的关键信息。“人类表型组计划”将系统解答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内在机制,将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拟对全球100万人的微生物组进行DNA测序,以发展人体健康个性化测量的大数据技术。大科学计划还将鉴定我们所需要的‘有益细菌’,这些细菌对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等慢性...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是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创新研究与找矿突破科技攻关,发展现代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科学理论。研发高寒环境勘查技术,开展青藏高原岩石圈探测、羌塘盆地立体探测与油气科学钻探。开展东特...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实施的重大国际科技行动。该计划将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全球岩溶环境监测网络,研究和查明全球不同岩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