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建设:夯实基础的一年

2019年10月24日08:38:38来源:解放日报科创中心建设:夯实基础的一年已关闭评论1,536 views 2211字阅读7分22秒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上海来说,是“夯实基础”的一年。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就是要有强大的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要有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要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处于领先地位。

一年来,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程中,对标国际克难奋进,着力在夯实基础、先行先试、支撑发展上下了功夫。

张江科学中心建设取得突破

去年9月26日,张江实验室挂牌成立,将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正在向国家实验室建设目标迈进。

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先进光源设施群和光子科学中心正在张江形成。就在上个月,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又一重大装置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批启动。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布局的项目,该装置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当年立项当年启动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过程探索、先进结构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去年10月成功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重大阶段性进展,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同时,转化医学设施、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等5个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项目建议书获批。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规划已经报批,涉及的15个在沪项目正在抓紧完善方案。李政道研究所项目建议书已基本完成。94平方公里的张江科学城规划发布,73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得到有力提升。

多项改革举措先行先试

“巴拿马运河连接着有六七米落差的两大洋,中间的船闸非常重要。成果转化的运河连接的是技术与市场的海洋,这就需要有看得清市场的‘瞭望员’,了解产业化规律的‘舵手’,更需要坚固的船,也就是好的技术。”新年到来之际,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先进材料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去年6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引导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或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涌现了一批优秀成果转化案例。

上海,成为先行先试的“沃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门板块,从事科技研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开办时允许其国有资产份额突破合法总财产的三分之一。国务院授权的10个方面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有8个方面已落地或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外籍人才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换制度已向全国推广。实施两批22条海外人才出入境试点政策后,申请永久居留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增加约8倍。

率先开展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目前有28个药品品种申报试点,其中11个品种为尚未在国内外上市的一类创新药。已有172家科技创新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挂牌,股权激励递延纳税政策和天使投资所得税政策落地实施,在国内率先实现首批成功案例,全市14户企业、516人享受了递延纳税优惠,递延纳税额超过8000万元。

能级提升形成“场效应”

落地嘉定工业区、近5000平方米的超净厂房内,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建设的全球领先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正在运营,不仅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无缝衔接,而且使国内“超越摩尔”生态链得以完善。上海已在微电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类脑芯片、石墨烯等领域,推动了首批6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明年还将启动其余12个功能型平台。聚焦国家战略,上海还在硅光子、国际人类表型基因组等领域,启动了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

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至今已累计收到来自全球27家客户的785架订单。集成电路“910”工程上海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先进封装光刻机、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向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7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共有7302家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参赛,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主会场活动,超过50万人次直接参加全市各类双创周活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出新的气象。

聚天下英才涌现原创成果

构建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首次发现人类Piwi基因突变可导致男性不育……2017年,上海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据统计,去年1至11月,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 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2篇,占全国总数24.1%。2017年,上海新增两院院士共计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创12年来历史新高。

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约422家,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研发中心约占十分之一。为支持这些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出台了“16条”政策,包括支持外资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放宽外籍人才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限等。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几天前,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2.0版本悄然上线。仅仅时隔半年,专家数据从10万人增加到20万人,为全市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提供支撑。为尽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加大高峰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上海正加快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让各类人才融入上海、扎根上海。(解放日报记者 黄海华)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解放日报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10月24日08:38: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1501.html
在用在建大科学设施14个!“国之利器”在张江示范区集聚(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科研资讯

在用在建大科学设施14个!“国之利器”在张江示范区集聚(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走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最亮眼最神秘的是外形像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和与它相邻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随着一批科学研究的“国之利器”相继落户、集聚在张江示范区内,一个全新的综合性国家科...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概述 科研资讯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概述

曾钢 , 姜言彬 , 樊潇潇 , 彭良强 , 韦子超 , 陈娟 , 杨春霞 , 杨为进 , 郑晓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瓶颈问题的利器;是抢占科技制高点...
国之重器-中国科学院 科研资讯

国之重器-中国科学院

序言:铸国之重器  建科技强国 张 涛 --------------------------------------------------------------------------------...
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地震模拟振动台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科研资讯

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地震模拟振动台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泛华国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天津大学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天津大学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地震模拟振动台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项目名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