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实验室: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2017年)

2019年10月26日10:13:55来源:上观新闻张江实验室: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2017年)已关闭评论8,982 views 2624字阅读8分44秒
张江实验室: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2017年)
  张江实验室9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成立,剑指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
  上海,将成为国家实验室的“沃土”
  张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王曦院士介绍,张江实验室由上海市和中科院共同建设,是将中科院的学科基础优势和人才团队优势,与上海突出的改革优势、创新优势和国际化优势相结合,使上海成为国家实验室成长的“沃土”和“家园”的重大举措。
  张江实验室将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实现重大基础科学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建成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实验室,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
  张江实验室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内。张江地区创新生态完善,高校科研院所林立,高科技企业密集。实验室毗邻上海科技大学,在研究方向、科研条件、人才团队方面可高度融合、有效互补,同时可与周边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一流高校院所开展紧密合作。张江还素有“中国硅谷”、“中国药谷”之称,下游需求旺盛,产业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十分突出。
  同时,上海是国内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最多、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在张江建有“上海光源”和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设施“蛋白质设施”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
  张江实验室把大科学设施群作为实验室的“基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推动重大科技突破和助力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同时,大科学设施集群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学家前来开展合作研究工作,使之成为世界杰出智慧的聚集地和解决“大科学问题”的摇篮。
张江实验室: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2017年)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井)效果图。
  重点攻关方向: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
  张江实验室初期拟采取“1+2+1”的布局:“1”指光子科学大科学设施群及相关基础研究;“2”指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两大攻关研究方向;“1”指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方向——类脑智能。
  生命科学是保障国民健康、国家生物安全的关键领域,这一领域正积极孕育干细胞、人类表型组和再生医学等重大前沿方向。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在这一领域,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催生了巨大产业空间,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此同时,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两大领域之间学科加快交叉融合,产生了若干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其中类脑智能是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类脑智能是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江实验室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形成国家实验室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员规模达到2000人左右,主要研究方向上聚集一批全球一流人才团队,在光子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到2030年,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涌现一批标志性式原创成果,解决一批国家急需的战略核心技术问题,为建国100周年之际建成科技强国和上海建成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张江实验室根据国家实验室的要求,在管理运行中更加强调目标导向、大协同、大投入、高度自主。实验室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为法定代表人。张江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作为承建法人主体。建立较高额度、稳定资助与竞争性资助相结合的财政科研投入机制;实行全聘和双聘相结合的人事聘用制度,自主选聘研究负责人,建立优秀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通过大科学装置开放和人才流动,与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大协同的创新网络;以中长期评估为主,注重第三方和国际同行评价。
  “在资源配置上,将会按照实验室运行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更多地听取实验室主任和科学家们的意见,使他们能够更自由、更可持续地、专心致志来从事科研工作。”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介绍。
张江实验室: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行列(2017年)
“上海光源”内景。 新华社
  “院市合作”,大科学装置划转至上海高研院
  围绕着落实“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共建张江国家实验室”的共同目标,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谋划许久通力合作,从政策、资金等多渠道,全力支持张江实验室筹建工作,成立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共同担任主任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宏观管理和领导。几个月来,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张江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今年5月,中科院党组对上海高等研究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班子成员负责和参与张江实验室建设工作任务。7月,中科院党组就启动张江实验室建设进行了专题讨论,同意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上海)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划转至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全力支持张江实验室建设。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张江实验室筹建工作被列入重点汇报内容。上海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重新规划了张江科学城,通过“园区”向“城区”的转型,实现功能上的重大转变,为张江吸引和稳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上海市还极具战略眼光地推动大科学设施的建设。计划今年开工建设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上海除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外,还将投入数十亿元的建设经费和上海市重大专项项目经费。同时,另外两个市级重大专项“硅光”和“类脑”也安排在张江实验室实施。
  尽快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
  在谈到张江实验室近期工作任务时,王曦院士介绍,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和市科委指导下,将进一步完善张江国家实验室的组建方案,争取首批获批列入国家实验室行列;积极探索开展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的制度创新,重点改革完善经费及固定资产投入、经费管理、科研计划、人员聘用、开放合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在重点领域,将面向全球不拘一格吸引和选拔高端优秀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同时,充分发挥好大设施现有运维工程师团队的作用。
  按照中科院党组的要求,继续做好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设施划转至上海高等研究院的相关工作。统筹在建大科学设施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国家“2030”脑与类脑重大专项落户张江实验室。依托张江实验室启动“硅光”“硬线预研”以及“类脑智能”等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尽快提升张江实验室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作者:黄海华)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上观新闻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10月26日10:13: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1588.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