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天基观测的前沿关键问题”香山科学会议筹备会暨执行主席联席 会议在京召开

2019年10月27日10:58:55来源:钱学森实验室“三极天基观测的前沿关键问题”香山科学会议筹备会暨执行主席联席 会议在京召开已关闭评论1,436 views 878字阅读2分55秒

2019年4月14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第653次香山科学会议—“三极天基观测的前沿关键问题”筹备会暨执行主席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就各项筹备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执行主席徐冠华院士、姚檀栋院士、包为民院士、陈泓总工程师、程晓教授出席会议,我室姚伟研究员与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等1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会议。

会上,徐冠华院士指出三极之间存在的联系可能能通过天基观测从物理上探测得到,应搞清楚天基与陆基、海基观测之间的关系,把三者联系起来很重要,同时要加强部门协作和打造创新型的科学数据开放机制与共享模式。

包为民院士指出天基观测应从技术角度探讨能否满足科研需求,且应考虑时效性基准问题和单颗星或多颗星组网观测的问题;考虑三极的内在科学关系,是否存在动力学模型等,将科研需求转化为观测仪器的需求。建议会后开展多轨道(HEO、IGSO等)综合探测调研,关注挪威北极椭圆轨道卫星计划等。

姚檀栋院士指出召开此次香山会议意义重大,关注三极地区的差异性,如冰冻圈差异和生态系统差异,也要厘清三极环境与气候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共性,并建议增加三极地区大气研究的相关专家,加强各圈层影响的社会应对问题。

陈显尧教授转述了执行主席吴立新院士提出的“要加强海洋观测与天基观测的协调,以校准天基观测,应明确极区海洋与气候和环境等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哪些可和天基观测数据结合”。

实验室陈泓主任向几位执行主席汇报了钱学森实验和北师大程晓教授团队前期的准备工作情况及安排计划,明确提出了遥感卫星数据管理的设想,以科学牵引的遥感卫星数据应以开放为核心,应以从技术和管理体制入手,建立无关卡的科研数据分享平台,支撑科学研究。

此外,与会人员从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出发,就此次香山科学会议应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天基观测需求、卫星技术水平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围绕如何推动新的天基观测平台在南极、北极和第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应用、天基观测遥感数据的共享和使用问题交换了各方意见。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钱学森实验室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10月27日10:58: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2308.html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人类表型组计划’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又一战略制高点。‘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开展,将全面解读人类生命密码所需的关键信息。“人类表型组计划”将系统解答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内在机制,将有助于实现疾病预防,...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

国际微生物组大科学计划拟对全球100万人的微生物组进行DNA测序,以发展人体健康个性化测量的大数据技术。大科学计划还将鉴定我们所需要的‘有益细菌’,这些细菌对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等慢性...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是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创新研究与找矿突破科技攻关,发展现代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科学理论。研发高寒环境勘查技术,开展青藏高原岩石圈探测、羌塘盆地立体探测与油气科学钻探。开展东特...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研资讯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实施的重大国际科技行动。该计划将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全球岩溶环境监测网络,研究和查明全球不同岩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