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推进会

2019年10月27日17:12:49来源: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推进会已关闭评论3,126 views 1458字阅读4分51秒

1012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召开建设工作推进会,宣布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正式启用、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南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微小卫星模块化智能制造与应用创新平台项目)启动开工建设。

会上,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龚建村汇报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临港卫星研制基地的总体规划情况。2015年,在上海市和临港管委会领导的支持下,时任上海微小微卫星工程中心主任的相里斌和领导班子决策,在临港地区规划建设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临港卫星研制基地。临港卫星研制基地总体规划占地240亩,总投资约22亿元,分四期建设。

据介绍,此次竣工启用的一期项目,位于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主要承担通信、导航、遥感等国家装备型号任务的组批生产制造任务。该项目总投资9.9亿元,厂房共3.6万平米,拥有7个卫星总装大厅和完善的力、热、噪声、微波暗室等环境试验条件,能够同时承担30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同步开工建设的二期项目,位于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南区,总投资3.4亿元,计划2021年底竣工投产,将建设卫星创新工厂,构建卫星全流程规划管理及云数据支撑平台、面向精益化智慧化卫星AIT平台等5大卫星研制专用和共用平台,有望支撑未来十年内600余颗商业微纳卫星的批量生产。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瞿荣辉表示,希望卫星创新研究院珍惜发展机遇,夯实发展基础;提高政治站位,履行建设使命;落实主体责任,聚焦项目建设。按照今年826日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动员会的要求,做好开工后的各项工作。在确保按计划完成在建项目的同时,积极谋划后续“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分期建设,把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成一个“布局完整、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支撑有力”的科教基础设施条件保障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在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继续发挥卫星创新院的科研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桥集团罗芳艳总经理、上海市科委巡视员季晓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杰先后致辞。随后,与会各方在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南区共同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微小卫星模块化智能制造与应用创新平台项目开工培土奠基。

截止20199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成功发射了以世界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等为代表的47颗卫星,成为中科院和上海市院地合作的成功典范。未来,临港卫星研制基地的规划建设,将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升航天共性技术的综合创新能力,聚焦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茂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朱振才、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能、上海金桥临港综合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震海、中铁四局(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敏、西安航天神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赵义盛等,上海科创办、中科院上海分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区、南区项目的施工总包和监理代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员工代表等出席了此次会议,共同见证卫星创新院发展的新启程。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推进会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临港卫星研制基地(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推进会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瞿荣辉致辞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召开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建设推进会

参观新厂房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中科院上海分院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10月27日17:12: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2350.html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发射的47颗微小卫星介绍(截止2019年11月) 机构动态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发射的47颗微小卫星介绍(截止2019年11月)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99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航天技术...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