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2019年11月3日22:57:02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已关闭评论3,053 views 1077字阅读3分35秒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是围绕我国海洋环境综合感知与认知、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等国家重大需求,以“海洋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面向全球海洋及重点海区的海洋环境与目标信息感知,实施“海洋星簇”“海气界面”“深海星空”“海底透视”“深蓝大脑”五大计划,提升我国在海洋环境观测预测、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支撑“海洋强国”建设。“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将为我国在海洋观测探测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提供助力。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概念图

五大科学计划,海洋观测探测全覆盖

“海洋星簇”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观澜号”卫星,创新卫星遥感和组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将主动微波扫描成像高度计+激光雷达水体剖面同步观测相结合的新体系,构建海洋从中尺度(10-100km)到亚中尺度(1-10km)、表面到海洋上层(500m)的天基观测系统,实现从空中将海洋看透明。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海气界面计划的目标是发展海面智能移动和定点锚系平台的互连观测与探测技术,利用大型锚系海气观测浮标和漂流式海气观测浮标、滑翔器及无人船等移动观测平台,构建多手段、协同组网、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化观测、数据实时通讯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气交互观测试验系统,实现对海-气界面关键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感知;具有水面/水下目标智能探测和自主潜器的操控能力。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波浪滑翔器、白龙浮标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漂流浮标、大型浮标阵列

“深海星空”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研发深海智能浮标、深海Argo、长航程、大深度水下滑翔机、智能水下无人高速航行器等新型深海观测装备,构建智能通信、智能组网、智能探测的海洋物联网核心技术体系,使深海水体变透明。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海底透视”计划的目标是发展对海底环境及海底物质成分识别、海底背景和异常地球物理场探测重大前沿技术体系,形成海底观探测技术能力,建设以勘测海底过程、重塑海底环境、探测深海目标为目的的海底观测技术示范系统,为环境和目标的立体监测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系统。融合海底观测网、水下通讯、导航定位、智能充电、海底接驳等技术,构建从海底向水体的智能探测网。

“深蓝大脑”计划的目标是发展海洋高分辨率模拟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建设“海洋物联网”中枢系统,完成“海洋物联网”技术体系构架;研发智能超算与控制平台,建设全球亚公里级透明海洋智能模拟器,实现对未来透明海洋系统的智能自驱动、自发现和自演进。

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

  

”透明海洋”工程的未来

科学家在实验室就能知道全球海洋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海洋的温度变化、水声通道的变化、鱼群的变化等,并能做出预测,国家海洋利益拓展到哪里,‘透明海洋’工程就建设到哪里。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1月3日22:57: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2617.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