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解敏12月2日报道:第14次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会(Group of Senior Officials on Glob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以下简称GSO会议)和第3次金砖国家设施及大科学项目工作组会于12月2-5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韩国以及欧盟(GSO执行秘书处)、经济合作组织(OECD)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及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会第一次在亚洲举办。
GSO,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会是2008年6月首次举办的G8科技部长会议上决定建立的、旨在推动全球研究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的多边合作机制,成员包括G7国家、金砖五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和欧盟。
GSO第14次会议总结回顾了第13次GSO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介绍了GSO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完善了GSO工作框架标准和全球研究基础设施共享目录,就推动相关国家研究基础设施纳入GSO案例研究、深化全球研究基础设施共享合作等达成共识。
第3次金砖国家设施及大科学项目工作组会将于12月4-5日与GSO会议背靠背召开。会议期间,中方还将安排代表团参访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光源,听取专家关于研究基础设施情况的报告。
会上,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介绍:参与和发起大科学计划是上海科技广大工作者代表中国愿意为世界科学作贡献的一种态度和宣誓。上海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力争在天文、脑科学领域参与和发起大科学计划。其中,SKA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计划),上海作为主要力量参与其中。这也是中国继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后作为正式成员参加的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也正在积极争取SKA区域中心落户上海。
张全透露,上海天文台的天马望远镜有望列入中国面向GSO 及金砖国家开放共享的研究基础设施清单。
此外,大数据资源正成为上海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的重要方向。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该中心旨在形成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数据的汇聚池、创新资源研究评估应用的集成地以及配置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服务中心。其中,中心已初步建成全球高层次人才专家数据库,其数据总量累计达1PB,已收集高层次科技人才45万人。同时,作为该中心的重要基础,大型科技仪器设施平台集聚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仪器和资源。
截至2019年10月底,平台上已经录入的大型科学仪器总数达到12885台/套、原值163.84亿元;正在收集整理中国大科学装置数据96台套,全球大科学装置数据427台套,其中长三角大科学装置数量19台套。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愿意也可以成为GSO的合作平台,向全球科学机构开放并共享上海的科学仪器和各种科技创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