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电工所成功研制世界最高磁场超导磁体

2019年12月7日23:47:30来源:中国科学院中科院电工所成功研制世界最高磁场超导磁体已关闭评论2,600 views 1282字阅读4分16秒

中科院电工所成功研制世界最高磁场超导磁体

正在实验室测试的高磁场全超导磁体(位于液氦罐体中)(电工所供图)

中科院电工所成功研制世界最高磁场超导磁体

高低温混合超导磁体测试曲线(电工所供图)

12月6日,中科院电工所对外发布消息,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秋良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中心磁场高达32.35特斯拉(T)的全超导磁体。该磁体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高温内插磁体技术,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创造的32.0特斯拉超导磁体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高场内插磁体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研究团队成员、电工所副研究员刘建华告诉《中国科学报》,研究高磁场全超导磁体,初衷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极高磁场的超导磁体,满足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对极端强磁场的需求,为我国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破解关键科学问题提供最先进的公共实验装置,为重大创新研究提供持续、重要支撑。

据介绍,低温超导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上限为23.0T左右。为提高超导磁体的中心磁场强度,获得更高磁场,团队采用高低温混合超导磁体的方式建造磁体,即在低温超导磁体的同轴结构内部插入高温超导磁体,利用高温超导带材抗拉伸强度高、高磁场下载流密度大的优点,从而产生23.0T以上的中心磁场。

目前,高温内插磁体普遍采用稀土钡铜氧(REBCO)带材,但层状结构的REBCO带材存在层间结合力弱、在极高磁场条件下易被巨大的电磁应力拉扯分层的现象,严重制约磁体运行的稳定性。如何在设计理论和关键工艺上实现突破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刘建华介绍,研究团队首先建立完善了高场内插磁体电磁-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并采用多层线圈结构和改进线圈骨架结构的方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降低了线圈应力,创造性地解决了高磁场内插超导磁体应力集中的问题,为实现32.35T超导磁体奠定了基础。

据悉,多年来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高磁场高温超导内插磁体技术研究,先后研制成功24.0T、25.7T和27.2T全超导磁体,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建造27.0T以上稳定运行超导磁体的国家。

此次研究团队设计并建造了全新的超导线圈和支撑结构,提高了线圈的整体工程电流密度和局部安全裕度,并采用轴向弹性支撑结构和绑扎装置,提高了超导接头抵抗局部拉应力集中的能力。通过这些改进措施,使得极高场内插磁体的电磁安全裕度和应力安全裕度都得以大幅提高。

经测试,此次建造的极高磁场超导磁体在液氦浸泡条件下产生了32.35T的中心磁场,并且实现了在32.35T全超导磁体的稳定运行。中国科学院周远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Yukikazu Iwasa教授等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现场测试试验。

32.35T极高全超导磁场的实现,标志着我国高场内插磁体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关键技术参数均已满足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实施项目对极端强磁场的技术要求。

据悉,高磁场磁体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高场物性测量、高场核磁共振技术、高能加速粒子、探测器、散射中子源、磁约束聚变等领域。刘建华表示,团队研发的高磁场超导磁体将主要用于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此外,高磁场超导磁体还可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特种装备、精密科学仪器等领域。(郑金武)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中国科学院 整理 发表于 2019年12月7日23:47: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3288.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