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通过网络控制与网络转发解耦合构建开放可编程的网络体系结构。SDN是近年来下一代网络领域诸多新技术中具有明显颠覆性的代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将给传统网络架构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本文将就SDN技术在全球的专利分布情况分为上下两篇进行介绍并加以解读。上篇着重介绍SDN技术的专利发展趋势和专利申请主力,下篇着重介绍SDN技术的研发重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PART1 SDN技术的专利发展趋势如何?
SDN相关专利公开量自2012年开始较大幅度增长
SDN技术相关专利公开量逐年分布图
2010年之前,SDN相关专利公开量极少,发展及其缓慢。2010年开始,专利量开始逐渐增加,到2013年,进入快速上升阶段,之后两年间,专利数成翻倍增长,态势异常迅猛。这一增加趋势的呈现可能与SDN概念于2008年起逐渐被各界所重视有关。随着SDN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其优势逐渐显现,为现实需求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使学界及企业界对其越来越认可,相关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因此该技术领域的专利公开量也逐年增多。
PART2 谁是SDN技术专利的申请主力?
中国企业华为与华三是目前SDN技术相关专利研究与申请的主力
SDN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
可以看到,从2011年至2016年,SDN技术领域的主要申请人包括许多全球通信领域内知名的大公司,排名第一的是华为,紧随其后的是华三、NEC、中兴、惠普、爱立信、IBM、韩国电信公司,表明SDN技术受到了传统通信企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各大企业均有相应的投入与研发。
从排名前十位专利权人的性质看,SDN技术的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学术性机构仅有2家,分别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和北京邮电大学。
从排名前十位专利权人的所属地域看,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瑞典。在此次SDN技术大潮中,中国机构(含海外分公司)在专利公开量排名中跻身前十位的有4家,分别是华为、华三、中兴及北京邮电大学。其中,华为与华三在SDN技术领域的专利公开量明显多于其他专利权人,分别占SDN技术领域全部专利权人专利公开量总数的10.36%和7.99%,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在SDN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
华为与华三自2012年在SDN技术领域大量公开专利,且增速最为显著
SDN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专利权人的专利公开量逐年分布
2012年之后,在全球范围内, SDN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在该领域的专利公开量开始大幅增长,但增长趋势各有不同。增长最快的仍然是华为和华三,这两家公司在2013年之后的专利公开数量明显领先于其他机构。到2015年,华为在SDN技术领域公开的专利数量也远远超过华三。惠普、中兴与IBM在SDN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类似,专利公开数量虽在2013年和2014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华为和华三。韩国电信在SDN技术领域发力最晚,截至2014年底都只有一件专利,但该公司后来居上,在2015年专利数一跃超过了NEC、爱立信、IBM等公司,在当年的专利公开量排名中居于第五位。到2016年上半年,韩国电信在当年的专利公开量已经升至第四位,并在截止至2016年上半年的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中居于第七位。NEC与爱立信在2011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专利公开数量增长缓慢,研发优势逐渐被替代。NEC曾在2012年领先于其他公司,位居专利公开量的第一位。到2014年,该公司的专利公开数量已明显落后于华为和华三,位居第三。此后,NEC在SDN专利逐年公开量排名中所居的位置逐渐落后。爱立信的情况与NEC类似,在2014年以前,在SDN技术领域的专利公开量居于前列,说明NEC和爱立信在SDN技术上的研发实力逐渐被其他公司所超越。
研究类机构的专利公开量在2015年开始出现下降。排名前十的专利权人包含两家非公司机构,分别是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和北京邮电大学。这两家研究机构的专利公开量发展趋势与其他8家机构不同,其专利公开量的高峰都出现在2014年,且2015年较2014年的专利公开量都有所下降。结合2016年上半年的专利公开量来看,北京邮电大学的下降趋势较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更为明显。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近年来下一代网络领域诸多新技术中具有明显颠覆性的代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将给传统网络架构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本文就SDN技术在全球的专利分布情况进行介绍并加以解读。在上篇我们介绍了SDN技术的专利发展趋势和专利申请主力,在本篇着重介绍SDN技术的研发重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PART3 SDN技术的研发重点是什么?
现有SDN技术相关专利的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数字信息传输领域
SDN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的国际分类号(IPC)及其专利公开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SDN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数字信息传输领域(H04L),其次为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和无线通信网络(H04W)领域。
SDN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国际分类号(IPC)的专利公开量逐年分布图
在时间方面,SDN技术在数字信息传输领域的专利公开早于其他领域。在数量方面,数字信息传输领域的专利量自2012年开始增长,随后其增长趋势更为显著,远超过其他领域专利数量。其他领域的专利公开数量基本在2014年开始出现小幅增长,可见SDN技术在电数字数据处理、无线通信网络等领域的研究还稍显薄弱。
SDN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10位专利权人其专利的IPC小类分布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专利数量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其研发重点也都集中在数字信息传输领域。其中,华为和华三的研发实力最为突出。在其他领域,各个研发机构的情况较为相近。
从研发机构专利所覆盖的研发领域来看,日本NEC的专利所覆盖的领域最为广泛,其次为华为、IBM、爱立信、韩国电信、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而华三、中兴、惠普、北京邮电大学的研发领域相对较为集中。
PART4 SDN技术可应用在哪里?
目前SDN技术的应用方向主要是数字计算机、电话及数据传输系统
SDN技术专利应用领域分布情况(DC大类排名前10位)
SDN相关专利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数字计算机(T01)和电话及数据传输系统(W01)两个方面,其次为广播、无线及有线传输系统领域(W02)。由此可见,目前的SDN技术主要应用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在其他应用领域的研发还非常少。
SDN相关专利排名前10位的德温特分类(大类)逐年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字计算机(T01)和电话及数据传输系统(W01)两个领域的相关专利也是自2012年开始增长,两者在数量上不相上下,增长趋势均远超过其他领域的专利。广播、无线及有线传输系统领域(W02)的相关专利于2014年开始增长,但是数量较少。其他领域,如警报,信号、遥测遥控(W03)、计算机外围设备(T04),专利数量虽有所增长,但数量很少。
排名前10位研发机构的SDN专利在德温特分类(前10位)中的分布情况
从上图可见,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的SDN专利主要应用领域也集中在数字计算机(T01)和电话及数据传输系统(W01)两个领域,在这两个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也随着各自专利总数的排名递减情况而递减。通过对比各个专利权人在这两个领域内的专利布局情况可以看出,各研发机构对数字计算机(T01)和电话及数据传输系统(W01)两个领域都非常重视,研发实力相当。
根据各专利权人在数字计算机(T01)和电话及数据传输系统(W01)两个领域的布局情况,可以将排名前10的专利权人大致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华为和华三,这两家公司在这两个应用领域的专利数量明显领先于其他专利权人;第二级为NEC、ZTE、惠普、爱立信、IBM和韩国电信,这一级的专利权人在这两个领域的专利数量非常接近,由此可推断其研发实力也相近;第三级则为北京邮电大学和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他们的专利数量明显少于前两类机构。在其他应用领域中,各个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差别不大,但总体上各机构的专利数量都比较少。
从应用领域覆盖的广度上来看,专利权人所覆盖的广度差别不大。其中华为和华三覆盖的领域最多,而韩国电信覆盖的领域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