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德勤中国创新生态发展报告主要发现

2020年2月1日01:37:172019年德勤中国创新生态发展报告主要发现已关闭评论2,015 views 2110字阅读7分2秒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为了保持自身优势,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力度。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亦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创新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基于此,德勤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前沿观察和研究分析,发布《中国创新崛起——中国创新生态发展报告2019》,带来聚焦中国创新生态发展现状的洞察以及未来挑战与机遇的探究。以下为报告的主要发现:

  • 从科技竞争的领域来看,全球各国纷纷将科技创新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半导体、量子信息科学和5G等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在以上领域具有优势的国家开始对本国的技术实行保护主义。但同时也将倒逼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科技创新将迎来自力更生的历史机遇。
  • 发达国家创新生态各有所长:美国更加注重以创新集群主导的生态系统建设;以色列则是在政府主导下的风险投资体系稳健推动创新发展;德国关注稳定而持续的创新基础。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展现勃勃生机:中国在将创新定位国家的核心战略发展地位之后,不断开放市场,通过持续加强人才和技术的不断投入,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长。
  • 创新生态系统可以从三个指标进行评量:第一,创新机构,能够反映城市拥有的创新主体数量,以及城市进行科技研发、商业创新的实力;第二,创新资源能够反映城市拥有的各项要素是否足够支撑创新机构进行创新;第三,创新环境 反映城市是否能够吸引并留住优势的创新资源,为创新机构集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在中国创新生态城市排名中,各城市根据得到的总分数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中,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杭州异军突起,超越广州排名第四。第二梯队中,南京、成都、武汉排名更为靠前。第三梯队中,以政策导向推动创新生态取得突破的城市为主,例如东莞、佛山、珠海以及贵阳。
  • 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创新生态体系特点鲜明:京津冀地区创新生态发展中,北京成为创新生态核心,创新机构、创新资源占据绝对优势,在创新环境方面也居于前列,长三角区域综合创新水平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上海、杭州带动效应强,南京、苏州位于第二梯队创新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东莞、佛山、珠海三地地区虽然创新优势相对欠缺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未来发展可期,中西部发展迅速,加速追赶。
  • 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最佳实践非人工智能产业莫属。中国人工智能优势的形成除了得益于大量的搜索数据、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广泛的行业提供的市场优势,还因为各大科技巨头对开源科技社区的推动,帮助人工智能应用层面的创业者突破技术的壁垒,将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应用于终端产品层面的研发。在政策与资本双重力量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快速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人工智能企业超过4000家,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是人工智能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创新生态因此更加完备。
  • 中国创新发展的基础产业则是制造产业。在中国,智能制造生态发展离不开用户价值深度挖捉,如在研发设计阶段,嵌入新技术,生产更智能或更多样化的产品;在销售阶段,提供设备相关金融服务;在售后阶段,对出厂设备和产品进行实时数据采和监控,并进行性能分析、预测性维护等,既提升安全性,也为企业创造更多服务机会,所以整个智能造生态,要智能化产品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数据采集和分析企业、安全性能测试企业等等,中国具备全方面的制造配套产业,所以在智能升級的道路上,可以帮助制造企业走得更远。
  • 中国创新发展的挑战依然存在,特别是关键技术仍需追赶其他发达国家。在科研投入上升,专利数目増加的背景,中国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己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然而,在通信、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剂造、汽车制造等领域,如半导体材料和制造、超高精度机床,电控汽油射系统等产业,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在某些环节尚未掌握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这主要是因为研发经的投入产出不均衡,在基础层面的研发仍显不足,其次扶持政策如何进步提升执行效率和细化,也需深入思考。最后入才的引进和积累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领中国创新正向全球化。数字经济成为了中国GDP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規模达到313万亿元,増长20.9%,占GDP比重为34.8%,在数字化的推动下,中国的创新技木和产品正在迈向全球化。未来中国可以更多利用互联网创新升级,向国际产业链高端攀升,培育经济新动能并优化结构。
  • 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全力支持中国创新持续优化。2019年科创板地,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市场在中国创新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科创板则为二级市场的一个分支,象征中国创新生态正愈发受资本控制,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响应创新动发展的改革号召,把握科技创新的新机遇。下一步,资本市场应该更加完善与创新企业的辩证关系方面,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増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大力増强资本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引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完善筛选机制,防止“伪创新”和资本过热。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2月1日01:37: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3930.html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科教资金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投入增速有所回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am...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人才奖励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科技人才规模如何,近年有哪些变化?地区分布有何特点? 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R&...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机构动态

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的底色和支撑(来源远博志城)

一、上海高校的优势 1、 上海高校的全球数量与质量优势 上海高校的数量优势,仅次于东京、北京国际城市 上海高校数量虽远少于东京、北京,但与伦敦、纽约、香港以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依然具有数量优势。 ...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机构动态

从0到1,他们在这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摘要: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一批顶尖的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浦东集聚。他们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