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在甘孜州稻城县正式开工,这是“子午工程二期”自2019年7月启动后,全国正式建设的第二个台站。
子午工程二期是“十三五”国家优先安排建设的10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落地我省的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是子午工程二期大型设备中投资额度最大的标志性重大观测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射电探测设备,将在海拔3830米的川西高原上,建成一个由401个天线构成、每个天线直径4.5米、圆环阵总直径达1公里的综合孔径射电成像望远镜,可对太阳这一空间天气扰动的主要源头进行预报预警,与捕获高能伽马射线的高海拔宇宙线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融合互补,通过不同探测装置和手段展开交叉科学研究,产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在四川稻城地区集聚形成全球顶尖的大天文观测集群。
该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管理,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甘孜州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法人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项目前期工作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大力支持,积极统筹协调,简化审批程序。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省重点项目重点调度、全力推进。省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建立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项目预计2021年前后建成,为我省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普基地和世界级天文旅游聚集地,进一步汇聚全球高端天文人才,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夯实基础。
全称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的子午工程,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是科学家们为探秘“第四环境”布下的“地网”。包括“稻城站”在内的多个观测台站,组成了子午工程的“耳目尖兵”。 2012年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实现了我国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的跨越发展,二期工程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飞跃。子午工程二期将在一期15个观测台站的基础上,新增16个观测台站,主要沿东经120度子午线的布局,进一步拓展成为覆盖全国范围的空间环境监测网,进而实现从太阳表面到地球大气的全链条监测;将首次实现对日地空间环境全圈层、立体、多要素综合探测,大幅提高我国在日地关系这一重大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能力,使我国步入世界空间天气领域的先进国家。
来源:四川发展改革 康巴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