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大学校长是如何产生的

2020年8月7日11:23:17德国的大学校长是如何产生的已关闭评论3,378 views 1579字阅读5分15秒

德国的校长有两种称谓,一种是校长Rektor和辅助校长工作的副校长Prorektor,需要具备教授职称,任期至少两年,可连选连任;另一种是校长Prasident,任期至少四年,不一定是教授,但要受过高等教育,并有多年从事科学、经济、行政管理或法律维护等工作的职业经验,能够胜任大学校长的工作任务要求。

德国大学校长的遴选与任命在传统上是分离的,大学可以自己遴选校长,但是需要得到州政府的授权和认可,如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高等学校法》对校长遴选做出了统一的规定,慕尼黑大学的《基本章程》对此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即大学校长由学校理事会选举产生,并由学校理事会向州政府主管科学、研究和艺术的部长提出建议,获得任命。

遴选的程序一般是先由学校组织建立专门的学术评议会,评议会的成员通常是大学里的教授,再由评议会通过合法的规程开展大学校长的遴选,最终人选通过政府委任得以产生。如德国柏林大学规定校长的遴选程序是:1.学术评议会提出获得三分之一成员支持的校长人选建议;2.监察委员会有权驳回学术评议会建议一次;3.学术评议会表决通过校长人选;4.该校长人选需要获得大学师生员工代表会的多数票通过;5.最终校长人选须得到柏林州政府评议会的委任。

德国大学的治理结构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理事会或校董会担负决策职能;校评议会或学术委员会担负立法职能;校长办公会担负行政职能。这三者构成了大学内部决策管理的权力制衡机制,没有哪一方可以单独做出重大的决定,保证了所有的决策都能建立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此外,虽然各方都能参与决策,但是在学术委员会中占大多数比例的大学教授才是实质上的决策者。校长主要负责大学的有序运转,通过做出必要的决策来维持大学秩序。例如,听取评议会的意见,主持讨论和执行学术委员会的议题和决议,权衡并裁定相关机构所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措施,等等。

德国大学的校长可以辞职,同时大学的理事会也有权决定解聘校长。德国柏林州《高等学校法》规定出现以下情况时则终止校长的任期:1.原定的任期终止,且没有获得连任;2.校长年满65岁;3.校长向州评议会负责的成员提交了辞职信;4.由于其他原因而终止了公务员的身份。慕尼黑大学则规定理事会可以基于重大的原因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撤销校长的职务。

从2008年开始,德国高校联合会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大学校长的评比活动,由联合会成员即各个大学的教授投票决定排名顺序。投票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从18项备选的能力或特性中,选择5个对大学校长而言最重要的能力和特性。然后再对应这18项能力或特性给自己所在大学的校长打分,最高是6分,最低是1分,除了定量打分以外,投票者还可以进行直接的评价。参与评比的校长必须上任至少100天,并且保证在次年3月颁奖时仍然在职。2012年列入评价范围的18项能力或特性按照重要性排列分别为:领导能力、尊重科学文化的差异性、大学运作的知识、预见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的勇气、公平、诚实、社交能力、谈判技巧、自信、分析能力、与政治的良好接触、坦率、具有很高的科学声誉、与经济界的良好接触和媒介素养。(编辑杨硕,主编李志民)

参考文献:

[1] 马陆亭,李晓红,刘伯权. 德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特点[J]. 教育研究, 2002(10):77-82.

[2] 钟秉林, 周海涛. 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选聘机制及其启示——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8):6-10.

[3] 钟秉林, 周海涛. 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权力制衡机制探析——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2):8-12.

[4] 高松. 大学的传统与改变——德国高等教育一瞥[N].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31日(13版)

[5] 李山. 德国从十八个方面评析大学校长 注重匿名和公正[N]. 科技日报, 2012年03月23日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8月7日11:23: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4967.html
德国的科技评估(评价) 学术文献

德国的科技评估(评价)

德国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属于联邦分权制,即国家通过多种渠道支持科技事业,政府部门负责宏观控制,通过经费控制投资导向,通过指标体系评价学术部门的工作。德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学评估组织体系,包括联邦层面的科...
韩国的科技评估(评价) 学术文献

韩国的科技评估(评价)

20世纪80年,韩国的科技评价以研究课题评价为中心。1998年,韩国政府对《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修订后,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政府资助的大项目和大的研究机构, 随后,按照《政府特殊法》的要求, 设立了韩国科...
加拿大的科技评估(评价) 学术文献

加拿大的科技评估(评价)

加拿大联邦国库委员会于1977年在政府文件中提出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号召各联邦政府组织建立科研评价渠道,并对所有计划进行循环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期,联邦政府科技计划评估逐渐开始推行。联邦政府于19...
澳大利亚的科技评估(评价) 学术文献

澳大利亚的科技评估(评价)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负责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发展计划,资助科研机构和大学,在科技决策和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澳大利亚的科技评估也由政府主导,其评价结果影响各参评高校科研经费的分配。澳大利亚的科技评估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