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需要整体的安全架构和资源撮合机制

2020年10月13日22:57:02来源:企业网区块链需要整体的安全架构和资源撮合机制已关闭评论2,468 views 2284字阅读7分36秒

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主办,深圳市军民融合发展协会、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香港区块链学会协办的“数字经济与政府监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日在北京永泰福朋喜来登酒店举行。中国国防首席专委会主任王守信、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机区块链方面学术代表人孙毅、中国财经大学副院长李伟、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等各界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区块链需要整体的安全架构和资源撮合机制
 

6月2日上午,中国西部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协会会长赵勇发表演讲,下面是演讲实录:

我更多的从区块链的技术演进讲一些技术上的内容,可能有一点深。

网格计算是区块链最早的技术,很多核心技术可以追溯到网格计算,是伊恩福斯特和卡尔克索门来共同研发的,它是可以实现全球的一个资源共享。在2003年的时候就开始美国启动开放科学网格。到目前为止,这个在美国主要是在美国本土有125个机构来参与,下面有三十多万台计算机来共同计算,支持的应用非常多,包括天文、气象、脑科学等等各个领域。他们用分散的节点来做数据处理和共享的,有很多弊端,比如效率消耗,后来美国把核心的机构连接起来,做成EGEE就是升级的网格版,有48个国家,250个网格站点,这个上面的服务器资源比较统一。同时,在纯点对点的领域,很多人听说过SETI HOME这个项目,最多的时候,这个项目全球有650万台计算机来参与计算,它底层后台的平台是伯克利开发的公共网格平台,它可以支撑很多科学计算和一些生物计算,国家美国军方的一些计算。

 

区块链需要整体的安全架构和资源撮合机制
 

还有一个就是作为区块链的网格化系统化可以支撑全球的内容分发网络,还有一些叫叠加网络的研发。在美国之前就有一个全球性的叫实验平台项目叫做Planet Lab全球有25个国家717个站点,它的网络带宽是非常强的,来支撑在平台上做各种的仿真和模拟,有网络通信的模拟还有一些基础网络协议的模拟。

实际上网格当初定义了一套完整的基础架构,现在我们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它是很散的,散落在各块,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技术架构和分层的架构,我希望来定义这个架构。为了解决美国、俄罗斯等各国的资源共享,首先要解决安全的问题。定义了网格安全基础架构,核心是依托身份验证。在上面是为了把全球的数据计算资源协同起来,来进行调度和计算。美国有两个大型实验,依托网格平台来进行计算,最上面把全球的节点深度协同起来,这个是我当初的博士论文,我研发了一套高性能的调度系统,可以用全球几十万几百万计算机来进行一个协同,来完成底层的技术计算。

这是一个案例,为了做癌症治疗,我们当时2005年就可以用IBM的超级计算来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减少为两个小时,最高峰用了11万8千台计算机来进行计算,还有它用的节点数和任务复杂度比现在区块链高很多。

同时我们讲到资源撮合的治理,现在缺乏一个公共的基础平台和架构,当初我们在全球去搜索符合你的资源节点,再把他们连接在一块,再进行一项协同任务的处理。我们有完整的资源撮合系统,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架构非常复杂的,有信息系统,有资源的代理,然后有各个节点,中间还有整个的日志,相当于我们的记帐,在区块链这个板块,它完全是缺失的。

同时,分布式存储系统,从分布式端对端P2P的网络也是我们整个区块链底层的网络核心架构,整个世界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最早的是音乐共享是中和化的网格系统,最后发展到Napster,最后出现了电娱共享还有迅雷这样的平台,是点对点,是网络化的,不再是多中心,它是更多的大家协同组成一张网络,后来大家发现,这个里面它的管理和通讯层面还很高,后面出现了结构化的P2P的网络教育,所以这是整个P2P网络的演进历史。

现在基本上区块链的新技术是基于这种网络化的点对点系统和DHT结构化系统来建立的。这个里面有智能合约点对点的执行,但是这个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目前的区块链系统还没有考虑到,当初网格有一个GridFTP,你可以委托其他节点来代理你身份来进行传输,这是非常成熟完善的一套系统。现在全球进入数据革命,我们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到去年年底的时候,习总书记亲自带领中央书记委员来学习大数据,所以我说中国大数据已经进入黄金期。数据有核心的作用,一个是核聚变,就是数据的聚合相当于核能量,当我们把数据一个城市的数据一个国家的数据聚合,它的能量比煤矿比石油强大很多。真正我们把数据价值释放的时候,我们个人数据可以用在交通、旅游各个行业,一份数据可以变成多份。

区块链简单说一下,就是一个分布式加密的账本,它核心的就是你只能进行增加、查询,但是不能***,不能修改,区块链整个它可以溯源是安全的,开放的,稳定的,大家集体维护。

核心的技术,刚才我说有加密技术跟网格安全架构,P2P它讲了演进历史,分布式数据库有很多,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的撮合搜索协同这一块目前还是非常原始的。

整个这三个版本演进就不讲了,未来全社会个人和组织都要自治完成协同作用,或者点对点组成一个网络来完成任务。我们目前做的主要是数据可以把数据融合裂变,最终可以形成数据的价值挖掘,它缺失的环节就是数据必须确定它的数据存储,建立相应的法律规则,区块链就是保障数据法律规则建立代码,我要实现数据的确权,实现数据的流通。

我们开发了融数链这个平台,未来可以服务的一个是我们政务数据还有各个部委的数据的融合和交易,再一个就是在医疗领域的数据交易,因为像新加坡这些国家都是在我们国家购买医疗数据,但是他没有医疗数据的存储和协同的作用。这个就是在金融体系,征信、风控这些领域都可以实现,我们在四川建立了一个金融大数据领域产业,就是为了实现大数据加区块链来实现金融交易和流转。

weinxin
扫码,关注科塔学术公众号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企业网 整理 发表于 2020年10月13日22:57: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sciping.com/35221.html
访著名区块链科学家架构师赵勇博士 学术文献

访著名区块链科学家架构师赵勇博士

赵勇博士:fusionblock创始人,清华大学工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ACM/IEEE国际云计算/大数据会议主席以及清华大学大数据处理中心CTO。师从世界网格之父Ian Foste...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学术文献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继 2004 年第 3 期《科技导报》遴选公布"2003 年中国大科学 、技术与工程进展“, 本刊编辑部 继续对 2004年我国的重大科学技术进展进行 盘点, 遴选出该年度中国 9 项重大科学进展、8...
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学术文献

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摘要: 本文对2003年中国重大科技进展进行了盘点 , 按“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类别 , 遴选出2003年中国5项重大科学进展、8项重大技术进展和4项重大工程进展 , 并进行了相应的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