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6月24日,北京科技创新基金启动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会议中心举办,规模300亿元的北京科创基金正式启动。在启动会上,北京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中金资本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市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解鑫、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负责人,以及北极光等投资机构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
科创基金首批项目储备有:IDG资本、君联资本、纪源资本、创新工场、联想之星、华盖资本等。将投资不少于100支国内外优秀基金,更多支持高端硬技术创新和前端原始科技创新。拟通过对母基金和子基金层面的放大,实现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
在启动大会上,市科委主任许强在致辞中指出,从发布科创基金设立方案到现在的278天,已完成了“建章立制”、管理公司组建、合作机构遴选等工作,建立了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科创基金相关管理制度。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力介绍科创基金第一年各阶段的投资方案。
▲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发表讲话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在讲话中提出:“依托科创基金,我们希望对标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风险共担、利益让渡的机制;强化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通过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团队运作,更好推动创新主体与社会资本形成合力;以科技金融为纽带,让更多符合首都定位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要求:“一是要牢记重托,勇敢承担起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二是要发挥资本作用,为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力。三是要扎实做好服务,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
会上,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管理公司与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四家原始创新源头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子基金支持高端硬技术创新和前端原始创新,支持创新科技成果落地及科技产业做强,促进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
▲北京科技创新基金启动仪式
◆投资阶段:科创基金投资分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三个投资阶段。母基金投资比例分别按照5:3:2安排,即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的投资分别占50%、30%、20%。
◆投资方案:按照科创基金投资期第一年度(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50亿元投资规模,该年度预计将投资三阶段共计25-45只左右基金,按照每只基金4-5倍放大效应计算,将扩大到200-25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
◆存续期:科创基金投资原始创新的子基金存续期可为15年(投资期6年、退出期9年)。单笔投资一般不超过5亿,对子基金参股比例一般不超过30%。对于原始创新阶段的子基金,最多可以高于30%但不超过50%。”
◆管理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经济信息化委受市政府委托,分别指导三个投资阶段的投资管理工作。母基金的管理将以主要出资人为主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子基金将以市场化方式选聘专业化团队运作管理。
◆重点投资方向:光电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战略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交通业、节能环保、脑认知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
- 原始创新阶段:
1.将投资25亿元规模,投资基金10-20只,扩大到100-125亿元项目投资规模。
2.重点投资高校院所和人才团队拥有的高端硬技术原始创新、前端应用研究,引导具有市场预期、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孵化。
- 成果转化阶段
1.将投资15亿元规模,投资基金10-20只,扩大到60-75亿元项目投资规模。
2.重点引导国内外优秀的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以社会资本为主体,投入前沿科技和重大原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成果在京落地转化,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和企业快速发展。
- 高精尖产业阶段
1.将投资10亿元规模,投资基金5只左右,扩大到40-5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
2.重点和龙头企业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和“高精尖”经济结构部署,聚焦新兴领域、高端环节,推动高精尖产业领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重组实现优化调整和做优做强,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收购加快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此次北京政府出资按照“风险共担、利益让渡”的原则,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投资原始创新阶段项目,原则上以“本金+利息”的方式退出,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早期原始创新投资,吸引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
在类别及筛选标准方面,主要从团队、管理规模、投资经验、历史业绩、成功项目、投资策略等考核。具体如下:
- 原始基金类别(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孵化器/加速器)
/科研实力:高校、可研究院所学科专业在全球具有领先的人才及科研团队,拥有一定的研发和实验基础,且改基金将依托高校、研究机构专业进行原始创新投资;
/发起人背景:由比较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孵化器/加速器基金或者所关联的投融资平台作为基金发起人或特殊有限合伙人;
/团队:核心团队相识合作超过3年,投资背景和科研背景的组合为加分项,科研经验优秀,对于原始创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有较强的掌控度或者优先使用权;
/经验:核心团队平均投资或科研经验>8年;
/成功项目:核心科研背景团队过去有成功科研成果经历,核心投资背景团队过去有成功行业投资经验;
/投资策略:拥有明确的投资领域专注度及阶段配置,投资策略成熟稳定。
- 天使基金
/团队:老牌知名基金成立超过5年或核心团队共同工作超过5年;
/管理规模:过往管理AUM>5亿(含美元基金);
/投资经验:核心团队平均投资经验>5年;
/历史业绩:存续4年以上基金整体投资回报倍数>3倍,DPI+已上市流通>100%;
/成功项目:>5个(现金回报大于3倍或完成退出且IRR>50%);
/投资策略:拥有明确的投资领域规划及阶段配置,投资策略成熟稳定;
- 老牌知名综合基金
/团队:老牌知名基金成立超8年或核心团队共同工作超8年;
/管理规模:AUM>20亿(含美元基金);
/投资经验:核心团队平均投资经验>8年;
/历史业绩:存续4年以上基金整体投资回报倍数>3倍,DPI+已上市流通>100%;
/成功项目>5个(新晋回报大于3倍完或成退出且IRR>50%);
/投资策略:有明确的科技相关投资领域划分和专注度,投资策略成熟稳定。
- 裂变机构
/团队:核心团队合作超过3年;
/投资经验:核心团队平均投资经验>8年;
/历史业绩:核心团队拥有至少4年投资业绩,整体投资回报倍数3倍,DPI+已上市流通>100%;
/成功项目:核心团队投资项目>5个(新晋回报大于3倍完或成退出且IRR>50%);
/投资策略:拥有明确的重点投资科技领域的投资策略,并有很好的在京开发项目的能力。
- 投资高精尖产业机构
/团队:过往基金管理经验超过8年,在知名大型基金从业经验超过3年;
/管理规模:过往管理AUM>20亿元(含美元基金);
/投资经验:核心团队平均投资经验>8年;
/历史业绩:过往管理存续4年以上基金整体投资回报倍数>3倍,DPI+已上市流通>100%
/成功项目:>5个(现金回报大于3倍或完成退出且IRR>50%);
/项目情况:有北京产业落地的资源调配能力;
/融资情况:拥有较好的资金调配和融资能力。
